【不止韓流】韓國文化院PMQ開幕 首展19位現當代韓國藝術家

撰文:楊文娟
出版:更新:

去年十一月,一名北韓士兵冒着生命危險越過南北韓邊界,投奔南韓,身負重傷的他甦醒後第一句話便問:「我能見到少女時代嗎?」北韓有金將軍和導彈,而南韓則有少女時代和潮流文化。韓流席捲亞洲十多年,選擇少女時代而不選擇金將軍,恐怕不只是那一位北韓士兵的立場。
韓國崛起,不止三星、韓星和潮流文化,上星期於PMQ開幕的韓國文化院要把文化輸出擴展到各個層面。開幕藝術展覽《接點開花》的野心也不小,展出19位具代表性的韓國藝術家的作品,讓港人宏觀地了解韓國從50年代起至今的現當代藝術走向。

駐港韓國文化院場地照

+10
朴生光,《A Shaman》,1985年(韓國文化院)

展出的19位藝術家,包括從六十年代開始活躍的已故韓國第一代當代藝術家郭仁植、白南準及朴生光的知名作品,其餘十三位都是韓國藝術史不可以遺漏的名字。作品的創作年份從60年代至今,橫跨半個世紀,因此觀眾既可解讀不同時期的藝術特色,也可以從藝術家受注意及活躍的年代看韓國藝術發展的走向。除此之外,創作媒介多樣,繪畫、裝置、多媒體藝術、攝影等都有,從媒介作導引,也可以捕捉藝術發展的蛛絲馬跡。以下兩個切入點,韓國藝術史轉捩點及韓國人的精神特質,能夠讓觀眾翻開韓國當代藝術史的橫切面,精簡扼要地了解藝術史面向。

白南準,《文學非書》,1988年(Gallery Shilla)
郭仁植,《無題──2號作品》,1962年(韓國文化院)

擺脫現代主義形式 尋求韓國專屬美學

展覽名單上,韓國現代藝術史第一批赫赫有名的藝術家,如郭仁植、白南準及朴生光都在列。曾留學日本、德國、美國的他們,自六十年代開始受到韓國及國際的關注,但除了郭仁植具顛覆性的作品《無題──2號作品》及《無題》分別創作於六十及七十年代,白南準的裝置作品《文學非書》及朴生光的繪畫作品《A Shaman》都是八十年代的作品。韓國現代藝術史發展始於日本殖民統治及韓戰結束,初期五十年代的作品走抽象主義風格,六、七十年代重新接觸西方及日本引來的前衛及實驗性創作,都無可避免受到西方的美學及文化價值影響。策展人金瓚東表示,經過幾十年的持續耕耘,韓國藝術家於七十年代後嘗試擺脫西方形式主義脈絡,選擇韓國獨有的傳統題材,將韓國的情懷及價值融入創作中,尋求專屬韓國的美學。至今,世界的美學潮流同樣影響韓國,但韓國藝術家已成熟地發展出一套自有的藝術語言。

郭仁植,《無題》,1972年(韓國文化院)

八十年代的韓國現代藝術史,作品開始重新探索韓國文化本源,種出的「鮮花」具有強烈的韓國本土歷史、文化色彩。例如,單色畫是六、七十年代韓國人展現韓國特質及民族身份的表現形式,或可視為對當年朴正熙獨裁統治下政治宣傳樣板畫的反擊。金洪疇於八十年代中創作的作品《無題》,擺脫單色畫為主的無對象形式,使用寫實技法,但以非現實或神秘的元素構成風景畫等作品,從而探索現實與虛構之間的關聯。

金洪疇,《無題》,1985-1987年(韓國文化院)
(前)金守子,《Bottari》,2011年/2017年;(後)金守子,《Cities on the Move - 2727 KM Bottari Truck》,1997年/2011年(楊文娟攝)

上年於Art Basel展出的金守子,其代表作品《Bottari》,運用象徵韓國閨房文化的布包袱,展現女性精緻的創作,讚揚女性對家人的付出,也從女性主義的角度,探討韓國儒家父權社會中韓國女性的地位和悲歡。同時,《Bottari》不遠處展出《Cities on the Move - 2727 KM Bottari Truck》,兩相對照下,猶如金守子背着布包袱出行、遊牧,探討現代人居無定所的生活。

另一個女性藝術家申美璟的《Translation Blue & White Series》則以物體和行為藝術,以現代手法來演繹韓國傳統。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青花瓷」花瓶竟然是肥皂創作的,貼近看清楚瓶身花紋時會嗅到一股香味。肥皂「青花瓷」遇熱和水會融化,隨時間流逝而昇華,並消失。申美璟巧妙地將視覺上的美轉換成觸覺及嗅覺的層次,也對西方現代主義美學價值及對象的絕對及恆久提出質疑及疑問。

申美璟,《Translation Blue & White Series》,2009-2013年(韓國文化院)

多元宗教影響藝術家哲思

韓國是一個多元宗教的國家,本土的薩滿教(又稱「朝鮮巫教」)及外傳的佛教、儒家思想、基督教等宗教和平共處,宗教對藝術創作的美學及精神影響猶深,也成為韓國藝術作品獨有的力量。例如朴生光的作品以薩滿教色彩及力量表現韓國民族歷史事件;白南準的實驗性創作,不但有東方禪思的基礎,也見蒙古人的薩滿教和遊牧思想;朴炫基的影像創作《曼陀羅》,明顯以佛教思想為基礎,讓數百張淫褻動作相片及帶有佛彩的畫面交錯,可說是以當代手法詮釋「色即是空」的世界。作品豐富的精神特質,體現了韓國多元的文化傳統和精神,在世界藝術史上有其獨特地位。

朴炫基《The Mandala》系列錄像作品 (網上圖片)
朴炫基《The Mandala》系列錄像作品(Gallery Hyundai)

策展人提出,佛教、儒家、基督教傳入韓國後都受本土的薩滿教影響,巫師在刀片上跳舞不受傷,表現內有力量面對傷痛的特質或態度。「現時韓流盛行,也是宗教所賦予的內在能量爆發出來的。」

徐庸宣,《Potsdam Conference》,2012-2013年(Suh yongsun Archive)

再思南北韓分裂歷史

此次展覽也有時政的面向,共有三幅關於南北韓歷史的創作。六十年代出生的藝術家李世賢創作的《Between Red - I06DEC01》及《Between Red - I07JAN01》分別是2016年及2017年創作的,紅色的山水畫透露着對南北韓局勢的不安及憂慮;五十年代出生的徐庸宣,2012年至2013年創作了討論南北韓分裂的世界列強圓桌會議,諷刺南北韓代表不在場,表現雙方失去決定前途的主權,隱含南北韓分裂的局面是世界列強割據、一意孤行的結果。從創作年份來看,半世紀後,藝術家仍不斷及深刻地反思及疏理自身民族的歷史,這個態度值得不斷遺忘歷史的香港人借鑑。

李世賢,《Between Red - I06DEC01》,2016年(韓國文化院)
李世賢,《Between Red - I07JAN01》,2017年(韓國文化院)

《接點開花》

日期:即日至3月31日(星期一至五 10am-7pm;星期六 10am-3pm)
地點:韓國文化院(中環PMQ6樓多用途藝術空間)
費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