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歲月》網遊變小說 視覺小說平台創辦人盼每人創作自己故事

撰文:潘宛沚
出版:更新:

小說以各種媒介呈現是勢之所趨,網絡小說更掀起中港台IP熱(Intellectual property)。香港早在四十年代,廣播電台催生了「天空小說」,算是跨媒體小說的始祖。廣播員在大氣電波中即席講述故事,一人分飾數角,尤以「天空小說」開創人李我的作品最受歡迎。當時的聽眾大概沒想到70年後,「視覺小說」的出現可同時結合聲與畫,而且自己也能創作。
視覺小說融合AVG(冒險遊戲)元素,源於日本遊戲公司CHUNSOFT的音聲小說,第一部正式的視覺小說則是Leaf於1996年發行的《雫》。可是礙於語言,香港玩家未必能享受日本的視覺小說。直至今年,oice推出視覺小說創作平台,華語地區的玩家皆可參與其中。oice又舉辦了視覺小說創作比賽,上個月開始接受報名。參賽者遍及港台,豐富了視覺小說的內容,也令oice吸引更多讀者。

oice門外的牆貼滿了自家設計的卡通人物,不少都是取材自經典港產片角色。(潘宛沚 攝)

用遊戲說故事 用故事表達自我

步出升降機,就看到一整列oice的卡通人物。牆上有香港人熟悉的肥姐、達叔和如花,還有oice小說《光輝歲月1988》的角色王一心和國雄。oice創辦人之一高重建(Kin)正是小說的導演,他也是《光輝歲月1988》遊戲製作公司「拉闊遊戲」的創辦人,從事遊戲行業十多年後,他終於實現以遊戲說故事的心願。

《光輝歲月1988》是一個有關地產霸權的故事,不少遊戲場景不少都取材自香港不同地方的實景

+9
視覺小說創作比賽的代言人oice娘暫時以公司名命名。oice取自voice(表達)和choice(選擇),望創作人能表達自我,讀者則能選擇故事的結局。(潘宛沚 攝)

「用遊戲講故事其實很難。玩家不一定想看故事,所以製作遊戲時要顧及玩法,而且製作遊戲的門檻很高,不是每個人都會寫程式。於是萌生製作視覺小說的念頭。」比起正式的電子遊戲,視覺小說的遊戲成分較低,玩家主要以故事中的選項選擇情節發展,導向各種結局。但也正因此,作者能在小說中表達更多。

另一位創辦人余家齊(Edmond)認為故事本身的發揮空間很大,可以天馬行空,而且視覺小說製作簡單,更容易令人說出自己的故事,「視覺小說有聲有畫有文字,表現方式十分豐富,讀者也能決定故事的發展,希望這樣能令更多人表達自己。」他年輕時已十分喜歡故事性強的遊戲,特別是解謎遊戲,那種體驗與視覺小說頗為相似。Kin則喜歡看書,可惜生活營營役役,閱讀時間愈來愈少,其方式也日新月異。「新一代的閱讀方式不同舊時,例如會結合多媒體,不太喜歡看長文。視覺小說則平衡新與舊的方式,既切合多媒體的需要,也能令作者通過文字傳達訊息。」

視覺小說難定義 平台降低創作門檻

香港視覺小說尚在萌芽階段,未形成固定的社群,連解釋什麼是視覺小說也有一定困難,「提交視覺小說上App Store或Google Play時要分類,那麼它是遊戲抑或應用程式呢?」Kin認為視覺小說廣義上是遊戲,同時也是一個交匯點,結合小說、多媒體、遊戲和電影元素。既難定位,又無先例,Kin和Edmond也是摸着石頭過河。

《光輝歲月1988》互動電影

oice遨請居台香港作家馬菲寫了《天堂假日不工作》。(oice)

要建立視覺小說讀者群,又要有創作人提供作品,Kin形容這是雞和雞蛋的問題,「創作人會考慮有沒有讀者,讀者又會想有沒有人寫小說。我們平台便先製作故事,或邀請作者在零讀者的情況下先投入寫作,提供的就是那隻蛋。」oice早期就推出了流行小說作者馬菲的《天堂假日不工作》,吸引人接觸視覺小說。

閱讀之餘,Kin和Edmond更希望人人都可寫下自己的故事,因此視覺小說的製作門檻比AVG更低。

素材:oice提供視覺小說的圖像素才材,包括人物、背景、音樂等等。
免編程:製作遊戲需要編寫程式,難度高,oice卻免去編程步驟
創作人生計:oice計劃以月費方式支持創作人,希望他們能以此維生

「我們主張平台要收費,但現在的人並不習慣付費,所以這是一件極難的事。」Kin認為向讀者收取月費是最理想的商業模式,可惜人們都默認網上閱讀是免費的。Edmond則指出oice現階段會鼓勵讀者付費,而讀者的首月月費將扣除交易費用後,全數交給觸發他付費的小說作者。「小說中會出現作者鼓勵讀者付費的話,也會告訴他們這筆錢如何支持作者繼續創作。」

oice舉辦視覺小說創作比賽,鼓勵大家創作自己的故事。(oice)

不為本土而本土 鼓勵不同題材作品

視覺小說在香港未成氣候,oice近期就主力以創作比賽推廣,Edmond道:「我們的推廣對象並不限於香港,甚至是向全球華人做推廣。」目前為止的參賽者更以台灣居多,豐富了視覺小說的題材。

《光輝歲月1988》國雄一角的靈感源自香港政治人物梁國雄(長毛)。(潘宛沚 攝)

「我們的平台不單為香港人服務,而是希望大家都能在oice找到合適的工具和素材,這是我們的角色。」比起單純的香港本土題材,Edmond期望平台能幫助創作人寫不同題材,香港人可以寫香港的本土,台灣人可以寫台灣的本土。「假如只有香港題材作品,便會排除了想寫其他題材的創作人。相反,如果沒有廣東話作品,香港人也很難覺得這是他們的平台。」

Kin則從本土自身出發,認為本土的重要就在於多元,「每個地方都有本土,世界才會更多元,因此我們也不應該限制自己什麼都要是香港的,這反而違背本土背後最重要的價值觀。」非本土題材可以為本土帶來新的意義,本土題材也可以在世界各地大受歡迎,例如以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為背景的遊戲《返校》。oice平台不特別針對某些受眾,正如本土作品也不會限制觀眾身分,大家才能看到別人的特色。視覺小說在香港還在起步階段,因此還有無限可能,正如oice比賽的口號:「我自由我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