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得主楊陽聯手香港城市室樂團 人聲結合小提琴挑戰多種風格

格林美得主楊陽聯手香港城市室樂團 人聲結合小提琴挑戰多種風格
撰文:梁嘉欣
出版:更新:

【專訪】去年,小提琴家楊陽(Charles Yang)憑其所屬組合「即興三人行」(Time for Three)唱片《給未來的信》贏得格林美「最佳古典器樂獨奏獎」,但原來這位得獎音樂家才華並不局限於古典小提琴,還能以人聲結合小提琴演出。

下週三他將聯同香港城市室樂團合作演出,不僅演奏孟德爾遜的《D小調鋼琴小提琴協奏曲》原版,更帶來The Beatles的《黑鳥》(Blackbird)、The Animals的《日昇之屋》(House of the Rising Sun)改編版本。橫跨多種風格不易,我們這次就請來楊陽和讀者分享其音樂道路,也聊聊這次音樂會背後編排。

問:一開始是怎樣意識到自己想成為職業音樂家?成長過程中有什麼經歷對你產生影響?

CY:我媽媽是位小提琴家,而我爸爸一直都很喜歡音樂,所以自然地,我從三歲已開始學習小提琴,我幾乎不記得有音樂不存在於生活的時候,在某種程度上,音樂是我的第一語言。我們家收藏了大量古典音樂CD,從Perlman到三大男高音,我從小就會像聽故事一樣聽它們。

在某種程度上,音樂是我的第一語言。
格林美獎得主楊陽
小提琴家楊陽涉獵範圍不止古典音樂,亦嘗試改編民謠、搖滾等多種曲風(圖片來源:CCOHK/Kevin Condon)

後來朋友第一次給我介紹了披頭四,我音樂世界開始擴展。我當時完全迷上搖滾和藍調,也從Stevie Ray Vaughan、B.B. King或是Queen、Pink Floyd等藝術家身上學會即興表演藝術。在練習完小提琴協奏曲後,我會拿起吉他或坐在鋼琴前,嘗試學習一首披頭四歌曲的和弦,這是我知道自己愛上了音樂,只想繼續做下去的時刻。

問:當你得知自己憑「即興三人行」唱片《給未來的信》贏得格林美「最佳古典器樂獨奏獎」 時,第一反應是什麼?

CY:其實能被提名格林美獎已經是莫大的榮耀,但發現自己真正得獎時,我們全都非常激動。我們在疫情期間錄製了這張專輯,並不確定何時能再次表演,所以我們將一切傾注到作品中,(這張專輯)能被同行認可對我們來說極有意義。而且能與指揮家張弦以及費城管弦樂團合作,錄製Jennifer Higdon和Kevin Puts為我們創作的兩首協奏曲,並在Deutsche Grammophon品牌下發行,這仍然感覺非常不真實。

問:能為讀者介紹一下你即將於CCOHK合作的音樂會嗎?音樂會選曲多樣,涵蓋孟德爾頌《D小調鋼琴小提琴協奏曲》到《日昇之屋》(House of the Rising Sun)交響樂編排,你如何準備在這麼多不同風格之間進行轉換?

CY:我很高興能在指揮/鋼琴家Vahan Mardirossian和CCOHK帶領下,首次在香港亮相。這次我們會從孟德爾頌最早一批協奏曲(他作曲時只有14歲!)演繹到《日昇之屋》改編版本,將是一個充滿對比的有趣夜晚。至於風格切換實際上只是我音樂背景的總和,我從小學習偉大作曲家作品,同時也花時間進行即興演奏。

對我來說,不同音樂風格都來自同一種語言,只不過分成了不同方言。
格林美獎得主楊陽

問:這次The Beatles《Blackbird黑鳥》和The Animals《House of the Rising Sun日昇之屋》改編版本都是由你參與編曲,可以聊聊箇中過程嗎?

CY:這些編曲中很多都是與我音樂上的兄弟、鋼琴家Peter Dugan共同合作。Peter和我在茱莉亞學院學習時相遇,我們常會一起即興演奏,一彈就是幾個小時,許多即興演奏後來變成更成熟編曲,也加入了自己原創元素。而《日昇之屋》編曲實際上是由Peter兄弟,同樣志趣相投的音樂家萊 Leonardo Dugan所進行配器。

問:你在舞台上以人聲結合小提琴演出,你覺得觀眾反響如何?

楊陽不僅會在台上演奏,更將開腔演唱。(圖片來源:CCOHK/NOTP)

CY:我總是很喜歡聽到和看到觀眾反應,尤其是當他們遇到出乎意料體驗時。我覺得像是所有在演奏廳裡的人,通過音樂語言,不論樂器或風格,踏上了同一趟旅程。

問:可以告訴我們關於未來一年有哪些新計劃或合作嗎?

CY:我的好朋友、天才作曲家Kris Bowers為我寫了一首小提琴協奏曲,我們將在這個夏天發行錄音,今年我也將發行一張個人專輯。同時,「即興三人行」將與作曲家Mason Bates合作一首新的協奏曲,所以對未來一年相當期待。

【演出詳情】
名稱:楊陽與香港城市室樂團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日期:2024年6月19日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