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中的藝術家」布魯斯・瑙曼 首個香港大型展回看傳奇創作

撰文:梁嘉欣
出版:更新:

【展覽/當代藝術】Andy Warhol以外,對當代藝術影響最深藝術家大概有布魯斯・瑙曼(Bruce Nauman)一席。其創作生涯跨越半世紀,涉獵媒介從雕塑、攝影、錄像、霓虹燈、繪畫到版畫,以至是藝術家身體本身亦成為表達工具之一。不僅瓦解原有藝術種類,也開拓新流派,對後期多位藝術家都有重大影響,被譽為「藝術家中的藝術家」(the Artist’s Artist),在2009年獲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

布魯斯.瑙曼1992年作品《謝謝你》 (相片由大館提供)

這次「布魯斯・瑙曼」為他在香港首次大型展覽,展出瑙曼35件代表作,從早期霓虹燈作品到近作「對立式平衡」系列,以及近六十年來創作的繪畫、大型裝置雕塑和聲音裝置。既重溫藝術家創作中基本要素,也讓觀眾深入探索這位當代藝術傳奇人物關鍵創作。

若我是名藝術家,而我身處工作室,那麼我在其中所進行的一切都必然是藝術。
布魯斯・瑙曼(Bruce Nauman)
三維錄像作品《走直綫 》(2019)將瑙曼身體上下分別呈現在兩個屏幕,對應早期作品《用對立式平衡的姿態走路》和較近期的《對立式平衡研究,一至七》(2015、2016)(攝:梁嘉欣)

布魯斯・瑙曼被視為上世紀最創新藝術家之一,帶領藝術界從後極簡主義(Post-minimalism)走到表演藝術以及觀念藝術。他的作品重點探索身體與自我、語言、聲音以及空間意識在藝術上概念性可能,也思索藝術生產過程以及觀眾參與的意義,為後期藝術家開闢新創作路徑,啟發無數藝術家、舞者、音樂家和作家。

《真正的藝術家通過揭示神秘真理來幫助世界(窗或牆上 招牌)》,1967(相片由大館提供)

瑙曼誕生於六十年代政治動蕩、社會激變年代,對人性混亂矛盾以及生活平凡瑣事深感興趣,他一些早期作品正是與那時代發生種種事物展開對話。展覽入口放置了瑙曼1967年作品《真正的藝術家通過揭示神秘真理來幫助世界》,是確立其藝術生涯代表作之一。藝術家在一般被認為俗氣的媒介之上,以半玩笑、半認真口吻,對「真正的藝術家」角色和責任提出挑釁,挑戰傳統意義上藝術意圖。

瑙曼早起 作品《用對立式平衡的姿態走路 》(Contrapposto Studies,1968)(資料圖片)

翌年他創作了《用對立式平衡的姿態走路 》(Contrapposto Studies,1968),為其最早期錄像作品,也是他最著名作品之一。意大利文中「Contrapposto」為「對立式平衡」之意,指人物將重心集中在一腿上,使臀和肩膀呈現優雅曲線,最早見於希臘古典雕塑中,讓人物充滿動態感,《大衛像》便是經典例子之一。作品中可以看到藝術家在狹長走廊中來回走動,並以左右擺臀方式呈現對立式平衡的步行姿態,作品置於展館一樓。同展廳展示了他多個霓虹以及版畫作品,讓觀眾對其創作根基產生理解。

在瑙曼年紀漸長後,他再回顧自己半世紀前創作,以老年之軀再現「對立式平衡」,創作了《對立式平衡研究,一至七》(2015/2016)。瑙曼專為兩個展廳量身打造了七部大型錄像投影和聲音裝置,將這動作加以引申擴展。在每個投影中,人們可以從兩個角度看到他以對立式平衡姿態走路,他行走身影既呈現為正片,也呈現為負片,有時身體還會橫向地分割,或分裂為七個錯位部分再層疊。這些分割的片段取自不同拍攝鏡頭,使得其頭部、肩膀、軀幹、臀部、大腿、小腿和足部同時向著各個方向移動。

《動物金字塔》(1989)(相片由大館提供)

展覽另一主要作品為《動物金字塔》(1989),作品由17個真實大小現成動物標本翻模疊成,四隻倒懸狐狸立在一堆鹿的軀體上,層層遞升,高達12英尺。被剝去珍貴毛皮及脫角的動物喪失特徵,幾乎無法辨識,也沒有絲毫血腥感。整個組件明顯看到用金屬絲線串連,彷彿一切由木偶師操縱,思索人類文明與自然之間張力。

+1

除了上述幾年代表性作品,展覽也展示他為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創作之聲音裝置《原材料》、霓虹燈管裝置《吃/死》、錄像《小丑酷刑》、《三頭噴泉》裝置以及《南美之圈》等經典作品,有興趣讀者不妨到場親睹大師創作。

【展覽地圖】

【展覽詳情】
名稱:布魯斯.瑙曼
地點:賽馬會藝方及 F 倉展廳
日期:即日至2024年8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