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中日特有文化現象的背後:語言精煉?民族性格內斂?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彈幕」是起源於日本的一種串流影片實時評論功能,網民的評論會像「跑馬燈」一般即時在畫面上掠過,令觀眾在「睇片」同時飽覽他人的觀賞心得,帶來共鳴和啟迪,甚至為原本枯燥的影片增添趣味。
影片彈幕發明至今10年有餘,成功得到了中日兩國網民追捧。在中國,彈幕網站bilibili(B站)成為年輕人最愛的影音平台之一,月均活躍用戶破億;甚至有電影片商嘗試在大銀幕採用彈幕功能。然而,在歐美、東南亞乃至韓國,彈幕卻一直乏人問津。有人說,這是因為中日兩國擁有與眾不同的語言文化和民族性格。

截至2019年底,中國的彈幕網站bilibili(B站)月均活躍用戶達到1.3億。(資料圖片)

彈幕「刷屏」 創造新文化符號

「大郎,該吃藥了」、「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這個妹妹我是見過的」、「俺也一樣!」……這些話來自上世紀改編中國古典名著的影視作品,曾經只是普通的對白,如今卻成了內地網民朗朗上口的段子。究其原因,正是彈幕文化的洗禮,當一句對白被彈幕「刷屏」(重複內容佔滿屏幕),形成「精神污染」後,也就變得滑稽好笑,抑或沾染了別的意味,創造出新的文化符號,形同不斷豐富文意的改編作、再創作,也令原作的影響更加深遠。

B站也注意到這樣的流行趨勢,開始提供這些劇集完整版的播放。短短1個月時間,1987年版的《紅樓夢》和1994年版的《三國演義》等劇集成功翻紅,總播放量近6000萬人次,彈幕數量636萬條,至今仍穩居B站電視劇排行前10名。

《三國演義》中,彈幕將劉備在家種菜澆水打造成網絡遊戲「開心農場」的畫面。(網上圖片)

在B站播放的《紅樓夢》中,當賈寶玉和林黛玉初見,彈幕集體變成粉紅色,王夫人稱賈寶玉是混世魔王時,有彈幕說,「王夫人:我給你個高能預警。」《西遊記》裏,母親咬唐僧左小趾做標記,則出現彈幕:「唯一吃過唐僧肉的人」。《三國演義》中,劉備在家種菜澆水,彈幕更是出現「經驗+3」、「金幣+1」等「開心農場」遊戲的提示。

提供虛擬互動空間 構建身份認同

這種眾人分享一個「梗」的樂趣,為觀眾找到了「不再孤身作戰」的認同感。

有日本學者曾指出,互聯網時代,人們傾向於在擬態環境中構建身份認同,彈幕為觀眾提供共同存在的虛擬場所,觀眾在場所中發言、互動,並通過他人的發言確認自己是否與這一集體相容,滿足自己構建身份認同的需求。而網絡充斥生活的時間愈長,人們對這種擬態環境內身份認同的需求就愈強烈。彈幕正是網絡時代順應人們心理需求的產物,這種眾人分享一個「梗」的樂趣,為觀眾找到了「不再孤身作戰」的認同感。

內地一些片商嘗試在放映時提供彈幕功能。(網上圖片)

彈幕也從網上走到網下。2014年,電影《小時代3》在北京幾間戲院嘗試了彈幕版放映,觀眾可以用手機發送評論給戲院,經處理後會以彈幕形式在熒屏上實時滾動。《紐約時報》當時撰文稱,不知這會是「電影觀眾最可怕的噩夢還是未來最酷的浪潮」。

為了在YouTube上也能享受彈幕的快樂,中日網民開發出多個瀏覽器擴充功能。(YouTube網站截圖)

彈幕「出海難」的背後:語言文化的差異

然而,除了中國和日本,世界其他國家卻都沒有成熟的彈幕文化。歐美目前比較接近彈幕形式的,只有在影片一旁提供實時滾動評論的功能,例如遊戲實時串流平台Twitch,或是YouTube、Facebook直播影片下的評論。在英語圈外,韓國、泰國、越南等國,也都沒有成熟的彈幕文化出現。為了在YouTube上也能享受彈幕的快樂,中日網民開發出各種瀏覽器擴充功能。

為何彈幕只在中日兩國深得人心?有人分析,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中文和日文相較於其他一些語言,更加言簡意賅,可以用極少的語彙表達豐富的含義。根據內地語言學者馮志偉的計算,一個漢字的熵(平均資訊量)為9.65位元,法語每個字母的熵為3.98位元,意大利語每個字母的熵為4.00位元,英語每個字母的熵為4.03位元,德語一個字母的熵為4.12位元,俄語一個字母的熵為4.35位元。

彈幕之所以在歐美地區無法流行,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掃讀效率低。換言之,英文彈幕反而容易讓人們看得頭暈眼花。

雖然漢字通常佔用2個字節,是多數語言文字的兩倍,但在同樣的符號長度下,漢字所負載的信息量仍然明顯高於其他文字。人眼在動態視力起作用時能捕捉到的面積是有限的,通常要跟蹤對焦才能讀取資訊,這時候同樣面積內漢字的優勢就很大,同時人腦在進行短時記憶時容量很有限,若不能在彈幕一躍而過的瞬間處理資訊,就會產生「跟不上」的感覺,反而會錯過影片本身的不少鏡頭。

恰巧,中日兩國都是使用漢字的國家,因而彈幕中的資訊更易被觀眾抓取。中國科技網站「36氪」旗下英文傳媒「KrASIA」的一篇文章就曾指出,彈幕之所以在歐美地區無法流行,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掃讀效率低。換言之,英文彈幕反而容易讓人們看得頭暈眼花。

另一方面,對他人的作品施以點評,是中日的一種傳統藝術技能,在其他國家並不多見。中國古代邊看書邊發表評論,叫做批註。批註批得一般,是種自娛自樂,批得好了,就能刊印出來,與天下同好共賞。批到登峰造極,到了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的水平,還能當考試教材,影響一代又一代讀者。

內地公眾號作者杜少便撰文指出,明末清初著名文學批評家金聖歎批註的《水滸傳》暢銷不衰,書中每不到3句必有他的一則「彈幕」,例如開篇講宋太祖降生,書中道:「朝聖人出世,紅光滿天」,金聖歎則在旁寫下「妖魔出世,黑氣一道」。若遇看得暢快之處,他就一通誇獎「寫得好」、「寫得出色」、「絕妙」。但書中情節引致不悅,他也毫不留情。

《源氏物語》的考據和點評本層出不窮。(合成圖片/網絡)

而《紅樓夢》的評本更是為數眾多,僅道光年間出版的就不下數十本。《聊齋誌異》、《儒林外史》等書,也有大批文人提筆點評,若非技術條件所限,盛況未必弱於今日。

同樣,古代日本文人亦精擅註釋與點評,紫式部的《源氏物語》問世後,考據和點評本層出不窮,《源氏譯》、《奧入》、《永水抄》、《紫明抄》、《河海抄》、《源氏秘訣》、《湖月抄》,每一本都曾名噪一時。

+3

到了現代,電視節目一度成為人們主要的娛樂需求,兩岸三地和日本的綜藝節目,時常會利用後期製作添加巨大的文字,來評論節目嘉賓的做法。這一現象在歐美以及採用拼音文字的韓國都甚少出現。

海外YouTuber透過觀看其他熱門影片的反應,吸引網民駐足。(YouTube影片截圖)

中日民眾偏好「安全感」 歐美更外放

除了語言以外,中日兩國內斂的民族性格也是彈幕流行的一大原因。中日民眾更樂於藏在屏幕背後發表意見,認為這樣可以帶來更高的社交舒適度與更強的安全感。歐美國家的民眾更加偏好社交時的臨場感,近年來,一些海外YouTuber創造了一種新的影片形式,即拍攝自己觀看其他熱門影片的反應,吸引網民駐足。

這類影片形式所表達的內容核心,與彈幕極為相似,觀眾同樣能夠獲得在虛擬現場共同觀影的快感,也同樣可以建立虛擬世界中的身份認同。只不過,這種影片的「同時參與人數」較少,無法透過集思廣益,榨取原作品的最大觀賞價值,但較彈幕優秀的地方是,YouTuber可以表現豐富的表情與肢體語言,獨具歐美特色。

公眾號作者杜少認為,在虛擬空間尋求共情,是資訊時代裏人類共同的精神需求,至於形諸於文字還是肢體,大概就是內斂與外放的不同民族,在歷史與血脈中形成的自然選擇。

(微信公眾號、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