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高官才能「大紅大紫」 一窺色彩與中國古代官位分階
日前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聽聞有小男孩因為會被同學嘲笑,而不肯戴粉紅色的口罩上學,便率全體官員戴上粉色口罩,告訴小朋友「粉紅色也不錯」。隨後全台各個政府機關、企業都紛紛在Facebook粉絲專頁換上粉紅色的頭像,希望能降低民眾對於顏色的刻板印象。
其實顏色自古以來就沒那麼「單純」,而從近期熱播的古裝劇《清平樂》,就能看出中國歷史上顏色從來與地位、權力尊卑息息相關。背景設在宋代的《清平樂》戲裡官員上朝時,都身著顏色不同但外形相似的衣服,而且還按照顏色排列整齊,最前頭的是紫色,中間是紅色,站最後面的則是青色。為何要區分顏色?有什麼意義嗎?這要從傳統服飾與禮制的關係說起。
中國傳統服飾隨著時間發展,不再只是單純的禦寒護身衣物,而進一步成為身分地位的表徵,更以此產生「貴賤有等,衣服有別」的冠服制度。從此服裝的樣式、色彩、圖案等都成為辨別著裝者身分高低的標誌,其中以服裝色彩的辨識度最高。
染色技術豐富官服色彩
儘管在秦漢以前受限於染色技術,服裝顏色不如後代多彩多姿,不過中國人已熟練掌握從天然礦物與植物製作出染料的方法。其中以植物為染料的「草木染」是中國印染的主流,通過採用植物的根、莖、花、葉、果實、果皮等作為染料,將麻、絲等纖維織品染上顏色,如用藥草菘藍(板藍根)等藍染植物與布料一起搓揉染色。另外把青(藍色)、赤、黃、白與黑等原色相混,就能染出綠、紫、粉等間色。隨著工藝技術的提高與發展,還能根據染料的特性創造出如套色染等各種染法,讓染料的色譜變得十分豐富,同一種色調中還能明確分出幾十種近似色,且色牢度好,不易褪色。
由於先民們通過觀察天象,而悟出「陰陽相生,以生萬物」與「五行(金木水火土)相剋、相生」的概念,不僅影響到政治思想,比如以「五德終始說」來解釋朝代更替。五行也深深烙印在服制色彩裡頭,像是以五行結合五種原色,如商代為金德,尚白;周代火德,尚紅(火剋金);而秦則是水德,尚黑(水剋火);西漢為土德,尚黃(土剋水)。後王莽篡漢建立新朝為木德,尚青(木剋土)。東漢光武帝劉秀(公元前5年─57年)雖繼續以「漢」為國號,但東漢代新朝而立,故東漢屬火德,尚紅(火剋木),與西漢的土德就完全不同。各朝代確定基本色調後,冠冕輿服制度也以選定的顏色為核心,建立官員的官服顏色。
紅紫為高官獨享
不過這樣一套服制,至魏晉南北朝時又有相當大的變化。現代常用「紅得發紫」來形容某位明星人氣很高,其實這句成語的由來與隋唐以後的官服品色制度有非常大的關係,紅和紫在唐代以後皆是高官的代表顏色。北周(557-581年)時就有類似將官員服色區分的做法,《周書.宣帝紀》載:「大象二年(580年)招天台侍衛之官,皆著五色及紅、紫、綠衣,以雜色為緣,名曰『品色衣』,有大事與公服間服之」,這種依照服色標明官位品級的制度,之後被隋唐的官服制所承襲,但顏色區別略有不同。
唐代延續隋代官服服色,據《文獻通考》載:「此紫、緋(紅)、綠、青為命服,昉於隋煬帝(569-618年)巡遊之時,而其制遂定於唐」,除了服色外,唐代對於搭配的腰帶有相當細緻的規定:「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帶;四品深緋,五品淺緋,並金帶;六品深綠,七品淺綠,並銀帶;八品深青,九品淺青,並石帶;庶人服黃,銅鐵帶」,著名詩人白居易(722-846年)的詩作《琵琶行》就有「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的詩句,用官服顏色「青衫」,來表達出對於官位不高的自己感到悲哀和無奈。
宋代官制承襲唐代,因此服飾也沿襲前代的規制,主要以紫、緋、綠、青四色定官品之高低尊卑。唐以後的朝代,只對於不同的官職品級服飾穿戴稍作調整,但各顏色所象徵的等級尊卑的序列則未有改變,紫與紅依舊是高官的代表色。到了明清時期,除了官服顏色外,還會在衣服中間加上花紋圖案的「補服」,來當作辨別官職高低的另一個方式。
不過,隨著人們換上現代西方服飾,過往與傳統禮制結合在一起的服飾色彩,也紛紛「解禁」,穿衣配色也不用再考慮身分尊卑等各種限制,顏色遂回歸到最原本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