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自叢棘到圍牆 中國漢代獄政與慘絕人寰的永巷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已蔓延至全球,其中意大利更是首個確診病例破萬的歐洲國家,在疫情升温之際,卻傳出意大利為防疫禁止探監,引發多所監獄發生暴動事件,導致6人死亡、多人受傷。另外,有鑑於先前中國湖北、山東、浙江三省傳出當地多所監獄爆發群聚感染,伊朗宣布暫時釋放約7萬名囚犯,防止病毒在監獄擴散。不過現代的防疫觀點,對古代的監獄制度來說,完全不存在。

圖為意大利羅馬的雷比比亞監獄(Rebibbia)外,囚犯家屬為了防疫探監問題與警方發生衝突。(Reuters)

中國古代監獄各式代稱

監獄為國家機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國的監獄制度發展相當早。據宋代文人洪邁(1123-1202年)研究,中國最早的監獄可能源自「叢棘」,叢棘為叢生的荊棘,因枝枒上頭佈滿尖刺,適合作為關押犯人的圍牆。以叢棘為獄的記載最早見於《易經.坎卦》:「上六,系用徽纆,寘於叢棘,三歲不得,兇。「系」是指捆縛;「徽纆」,皆是繩索名稱;「寘」,音同至,放置之意,引申為囚禁;「叢棘」即為牢獄。做為收押囚犯的圍籬,叢棘也成為監獄的代名詞。

古代獄門上部裝飾的狴犴是古代神話中瑞獸龍的第七子,外形似虎平生好訟,生具威嚴。(網上圖片)

不過之後又創造新的詞彙指稱監獄,那就是「牢」。但牢最早的意思其實和監獄無關,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載:「牢,閒養牛馬圈也」,意指怕馴養的動物跑掉,才會畫個圈關養起來,如成語亡羊補牢的「牢」,就是指關羊的圈,而非監獄。之後「牢」逐漸演變成奴隸主擔心圈養的奴隸脱逃,而使用繩索捆綁奴隸並關在牢中,使牢變為監獄的泛稱。隨着監獄從籬笆,改為築土表牆後,出現更多不同的稱呼,如囹圄。春秋戰國時期,因多用好訴訟、喜仗義執言又明辨是非的神獸「狴犴」來裝飾石室監獄,其也成為監牢的代稱。

秦漢獄政制度趨於完備

秦代開始,逐漸把獄政細分為中央與地方,漢代承此慣例,並更進一步讓監獄制度完備。漢代監獄明目、種類繁多,《漢書.刑法志》載:「今郡國被刑而死者歲以萬數,天下獄二千餘所」,漢代約有2,000多所監獄,光是長安就有20幾種監獄,還有專為不同身份背景囚犯設置不同的監牢,如高級官員、皇室成員犯法,主要關押在若戶獄、左右都司空獄、居室獄等。對於犯人的懲處也有詳細的規範:「凡有罪,男髡鉗(音昆前,剃去頭髮,用鐵圈束頸)為城旦。城旦者,治城(築城)也。女為舂。舂者,治米(舂米)也。皆作五歲。」此為秦漢流行的監禁與勞作結合的「城旦舂刑罰」,刑罰規則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可視情況調整。

監獄的規格、體制與管理在漢代得到了發展之外,其治獄策略也逐步成形,如「優禮長吏」,即獄卒不得辱罵、毆打有罪官員;「頌繫」,意寬容,即對年老的犯人、年幼的兒童、身有殘疾的人與孕婦犯,可享有不戴刑具的待遇;「呼囚」,定時點名,防止有逃跑的情況發生;「錄囚」,為西漢景帝時(公元前157-前141年在位)開始的措施,皇帝需將重大案件重新審理,以免有冤錯假案的情況發生;「赦宥」,即大赦與特赦;還有「病給醫藥」、「聽妻入獄」、「縱囚歸家」、「孕婦緩刑」等,成為後代獄政制度的基礎。

「永巷」原是指宮內的狹長小巷,後成為關押犯事宮女、嬪妃的地方。(網上圖片)

漢代女子監獄「永巷」

不過漢代眾多牢獄之中,以關押宮中女性犯罪者的監獄「永巷」最為可怕。「永巷」原是指宮內的狹長小巷,後成為關押犯事宮女、嬪妃的地方,在永巷眾多女囚中以劉邦(公元前256-前195年)的愛妃戚夫人(公元前224-前194年)最為知名。

《史記.呂太后本記》載:「呂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趙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輝耳,飲喑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由於戚夫人年輕貌美又能歌善舞,十分受寵,更藉此向劉邦要求廢黜太子劉盈(公元前211-前188年,後為漢惠帝),改立其子趙王劉如意(公元前208-前194年)為太子,因此在劉邦逝世後遭到呂后報復,關押在永巷,砍去雙手雙腳,挖去雙眼、灌藥致啞,成為所謂的「人彘」,最後在廁所遭到呂后虐殺。

戚夫人貌美善舞深受劉邦寵愛,因要求廢黜太子劉盈,招到呂后虐殺。圖為2011年的電視劇《大風歌》,由藝人劉雨鑫飾演戚夫人。(微博@劉政忱)

除了永巷外,漢代還設有 「掖廷」以及負責管理女囚的官員「掖廷令」,在這裏的囚犯多是政治、宮廷鬥爭下的犧牲品。這些受到拘禁、處罰的妃嬪、宮女,多到掖廷令所轄的「暴室」受罰,為皇室製衣做被,因染過的布料需經曝曬,故稱作暴室。

儘管漢代的牢獄制度做出許多人性化的改善,如緩刑、給予犯人醫藥醫治等措施,由於仍是專制王朝,人身自由沒有法律保障,且許多因政治入獄的囚犯與朝堂多有關聯,讓監牢、犯人的環境待遇,受到各方勢力的縱容與默許不法的虐待,也因此更無法同今日般,在傳染病爆發時,考慮到犯人的健康狀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