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懷念】鄧麗君逝世24周年 一窺「亞洲歌姬」的幕後推手
2019年5月8日,是鄧麗君逝世24周年。
每逢鄧麗君忌日,她的墓園總會湧入許多向鄧麗君致敬的歌迷,即便她過世多年,仍可見其深遠、廣播的影響力。也因此,有句話這麼流傳的:「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
不過其實呢,鄧麗君的名聲除了在華人圈之外,亞洲北至日本、南至印度尼西亞,甚至整個東亞區域,不分族群、國籍都能看見鄧麗君歌迷的蹤影。或許,用「亞洲歌姬」來說她,一點都不為過。
但從另一角度來觀察,當時鄧麗君的歌聲,能夠紅遍亞太地區,成為萬人空巷的歌手。除了歌唱實力之外,事實上也與台灣流行音樂在1960年至1970年代期間,蓬勃發展有關。
鄧麗君出生於1953年1月29日的台灣雲林縣,從小就展現歌唱天賦。1964年,年僅11歲的她,參加了台灣中華廣播電台(今中華廣播公司)舉辦的黃梅調歌唱比賽。
鄧麗君初試啼聲,一舉奪冠,很快地獲得歌廳老闆的賞識,迅速成為各家歌廳、夜總會爭相邀請的歌手。
隨後,鄧麗君為台灣「中國電視公司」首部電視連續劇《晶晶》,獻唱了同名主題曲,一夜之間讓全台灣都認識了這位的實力俱佳的歌星。接著,鄧麗君透過海外慈善及走訪活動,一步步的擄獲香港、東南亞等地歌迷的芳心,奠定了「亞洲歌姬」的稱號。
當然,鄧麗君的成功,不僅僅只是她一人作為。鄧麗君的歌聲能夠聲名遠播、不同凡響,還有賴於台灣當時樂壇的創作能量。
上海-台灣華語歌曲的啟蒙中心
近代華語流行歌曲始於1920年代後期的上海。
台灣那時雖為日本殖民地,但早在戰前(World War II),其上海流行的華語歌曲已在台灣廣為流傳。像是1930年代,台北放送局(主要為日本殖民當局的政令宣導機構)廣播節目中,就有上海的華語歌曲播送,而上海發行的部分華語專輯在台灣也可購買。
到了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過去被稱為「中國近代音樂搖籃」的上海百代唱片,及眾多上海華語流行樂壇的創作者,紛紛轉至香港發展,這結果導致華語流行歌曲重鎮從「上海」轉為「香港」。
而另一路人馬,則是與國民黨政府一起遷到台灣,繼續投入華語流行歌曲的創作,為台灣歌壇增添日本、閩南語以外的華語元素。
經1950年至1960年代創作者彼此間摩擦、融合過程後,到了1970年代台灣歌壇迎來了第一次的開花結果,不少台灣歌手歌曲的作品在香港、東南亞地區被大量傳唱。此舉不僅為1980年代以後的台灣華語流行音樂奠定深厚基礎,也讓台灣歌壇有著取代香港,作為華語流行音樂中心的實力。
台灣歌壇領航時代下的舵手-周藍萍、慎芝、莊奴
前面略略提了台灣與華語流行音樂的大歷史,但台灣歌壇之能夠發揚光大,還需仰賴幾位重要經典舵手。
說到台灣華語流行歌曲創作者,就一定要談到開路先鋒──周藍萍先生。
周藍萍本名楊小谷,生於1924年,祖籍湖南湘鄉,國立音樂學院(今中央音樂學院)肄業,1949年到了台灣,在「中國廣播公司」(前身為日本殖民當局的政令宣導機構)任職期間,編寫許多膾炙人口的華語歌曲,像是1954年的《綠島小夜曲》,就成為台灣第一首向東南亞輸出的華語歌曲。
1963年,周藍萍來到「香港邵氏電影公司」工作,期間製作不少電影配樂與黃梅調歌曲,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梁山伯與祝英台》的電影配樂。據悉,該創作,讓周藍萍先生獲得1963年台灣金馬獎最佳電影音樂獎。
周藍萍不止會創作,也懂得挖掘千里馬,帶領新人。1958年,周藍萍在報紙上看到一篇散文詩,引起了他的注目。而這篇散文的作者,正是為鄧麗君演唱的《甜蜜蜜》、《小城故事》等多首著名歌曲填詞,已於2016年過世的作詞人──莊奴。
華語流行歌曲研究學者沈冬表示,莊奴為人極為謙和,一生感念提攜他入行的人。他曾說過,「覺得自己默默無聞,『大音樂家』(周藍萍)卻願意來找他,十分感動。」也基於這份知遇之恩,莊奴此生寫了約有3000首歌詞,為台灣歌壇貢獻極大。
至於台灣華語樂壇另一個重要推手,不得不提到她──慎芝,不僅是作詞作曲家,也是位台灣知名主持人。
在此之前,台灣歌壇市場由華語、閩南語及東西洋歌曲三分台天下,不過自慎芝填詞的歌曲《意難忘》推出後,迅速讓華語歌曲佔據大半江山。慎芝更透過旗下自行製作的電視節目《群星會》培育出許多華人音樂巨星,如姚蘇蓉、鄧麗君等,讓台灣華語歌壇轉型走到下一個階段。
然而,台灣當時處於「戒嚴」時期,許多歌曲演出前都需要經過審查,甚至連《月亮代表我的心》都被批評為「靡靡之音」、遭到禁播。許多歌手可能因為公開演唱禁歌而被吊銷歌手證(早期台灣歌星需要考證才能出來當歌手),而轉往香港、東南亞等地發展。就連鄧麗君,當時為了迴避歌曲審查,也錄制不少印尼語歌曲,或許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戒嚴」,鄧麗君說不定還不能當上「亞洲歌姬」呢。
以往談及台灣的華語流行歌曲歷史時,輿論討論多從校園民歌開始談起,特別強調在「風雨飄搖」的1970年代,多少年輕學子如何「寫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清新的校園民歌是如何影響台灣1980年代的歌曲。
而1950至1960年代的華語歌曲多被忽略,也對這個年代的音樂發展少有深入的關注,不過透過一代歌姬鄧麗君,似乎能多少勾勒出當年台灣華語流行歌曲蓬勃發展的樣貌。
(多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