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心理】幸災樂禍心態自小已有? 研究:是失去人性的表現
經常有人說「睇人XX最開心」,即使自己得不到勝利,但看到競賽對手或討厭的人失敗,便會感到由心而發的快樂。究竟人類為何會有這樣的感受呢?有心理研究指,人類早在嬰孩時期已經歷幸災樂禍的心態,甚至更形容這是一種失去人性的表現。
除了喜怒哀樂、厭惡、恐懼的情緒,還有一種情緒經常在我們的腦海出現,那就是幸災樂禍,這是人們從別人的不幸中得到的特殊樂趣。例如,當你看到有高調名人因情色醜聞而被圍剿、運動競爭對手被淘汰、討厭的上司被解僱等等,你都可能會感受到幸災樂禍。
心理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在努力研究如何最好地理解和解釋幸災樂禍的情緒,因它可出現在廣泛的情境中,幾乎不可能提出某種統一的框架。有些人認為,最好在社會比較的背景下研究情緒,並傾向關注嫉妒或怨恨與幸災樂禍之間的相互作用;有人透過正義和公平的視角來看待情緒,以及受害者是否「抵死」;有研究人員則認為幸災樂禍是出於群體間的動態,成員從群體之外的人的痛苦中獲得快樂。
年幼已懂幸災樂禍
美國埃默里大學心理學博士候選人王申生(Shensheng Wang)指,有證據表明,人類在年幼時就開始經歷幸災樂禍。例如,四歲的孩子們發現了別人的不幸,如絆倒並陷入泥濘的水坑中便會感快樂;如果那個人以前曾做過一些傷害其他孩子的事情,好像打破他們的玩具,這種幸災樂禍的情緒就更甚了。
研究人員還發現,在孩子7歲時,如果競爭對手失敗,孩子們在贏得比賽後會感到更加高興。此外,在2013年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讓9個月大的嬰兒觀察木偶彼此互動,一些木偶「喜歡」與嬰兒相同類型的食物,而其他木偶則有不同的口味,結果當木偶互相「傷害」時,嬰兒寧願看到那些有不同口味的木偶受到傷害。
王申生與另外兩名心理學家嘗試歸納幸災樂禍,認為這是一種失去人性的表現。當大多數人聽到失去人性這個詞時,他們可能會想像最差的情況,如徹底否認某人的人性,甚至聯想起酷刑、戰爭和種族主義等,不過,心理學家指這是一種誤解,因他們已經表明,人們經常以更人性的方式看待自己的群體,並且以微妙的方式,否認群體之外的人的完整人性。
在王申生的假設中,某人對另一個人的同情心愈多,他幸災樂禍的可能性就愈小。因此,為了讓某人對另一個人感到幸災樂禍,無論對方是競爭對手、外國人還是罪犯,他都需要巧妙地去除對方的人性,只有這樣,受害者的不幸才會變得有意義。
將幸災樂禍與失去人性聯繫起來聽起來可能很黑暗,不過,你亦很難控制自己對任何人都像對「自己人」一樣。既然如此,倒不如及早認識人性的醜惡,在自己失意時,不要太介意別人的反應,當然,在意氣風發的時候,也不能「有風駛盡艃」,因為你不會知道幸運之神會否永遠在你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