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打機唔叻都可入行 業界:直播、節目策劃、主播要新血
電競熱潮席捲全球,不過除負責「打機」的電競選手外,包括遊戲開發員、主播、活動統籌、串流技術人員等多個崗位亦非常渴求人才。為協助培訓業界新血,數碼港與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HKU SPACE)早前宣佈合作,將舉辦「電子競技科學文憑」課程。
為協助本地電競業發展,政府早前宣佈投放1億元予數碼港以改裝其商場中庭為競技場,成為電競專屬場地,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表示,政府同時亦會支援技術發展和人才培訓,相信電競業未來能為香港創造更多就業及創業機會。為回應數碼轉型,數碼港與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HKU SPACE)合作,舉辦「電子競技科學文憑」課程,提供系統化培訓。
業界意見:行業現缺人才
由於串流技術成熟,令電競發展蓬勃,火狗創意董事總經理彭子傑表示他非常歡迎即將推出的新課程,並認為它有助帶動本地電競業的發展。「現時遊戲產業收益達1250億美元,而電競業收益(就只得)約7億美元,相信電競業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認為,香港發展電競業有其獨特優勢,「香港的娛樂下游產業,即傳統娛樂行業,如比賽、直播、周邊商品、明星等的發展非常成熟,這些皆能夠成為電競業上游產業的載體,幫助遊戲研發、程式編寫等部分發展。他指,現時很多電競遊戲都是由外國引入,版權費非常昂貴,令成本增加。」
人才短缺是不少本地遊戲公司面對的共同困難之一,Skytree創辦人兼行政總裁余泳峰表示,相關課程有望為遊戲開發公司節省一大筆培訓人才的費用。「遊戲開發公司由零開始開發遊戲,過程相當『燒錢』,如果員工在讀書時已學會相關知識,公司自然可以省錢,遊戲開發公司亦有機會愈開愈多。」Gamespace 創辦人朱罡霆指,很多年輕人雖然熱愛電子遊戲,但沒有學歷和專門培訓支撐,所以該文憑課程應可為打機「叻」的人提供機會,將興趣變為事業。
哪些崗位需新血加盟?
不少人以為,投身電競行業便一定要「打機夠叻」,但其實除真正落場的電競手外,業界更需要的是其他方面的人才,例如近年主力舉辦大型電競比賽的電競統籌公司Cyber Games Arena(CGA),其行政總裁周啟康指,行業對「直播技術」、「節目策劃」、「設計」及「主播及賽評」4個範疇的人手都有殷切需求:
1. 直播技術
周啟康表示,一場大型電競比賽中,直播部門需要製作人、導演、導播及遊戲畫面控制員,負責這方面工作的員工,需要具備video mixing(視頻混合)、使用直播軟件等專門技能及經驗,以及喜歡和熟識電競,「如果導演講要『上中下路』,個控制員呆咗就不行了,直播是不能有延誤。」
他亦為每個崗位的職責作出解說:「製作人決定整個比賽的方向及氣氛;導演負責比賽時畫面的呈現效果,例如什麼時候重播、什麼時候拍選手的表情等;導播則負責執行導演的指令,例如1對1的比賽做出畫中畫效果,即將畫面一開二,呈現兩個主視角。一場比賽通常有5至6個遊戲畫面控制員(observer),他們就如演唱會的攝影師,負責拍攝不同的選手。」
2. 節目策劃
在節目策劃方面,是需要賽事總監、項目總監及比賽當日的工作人員參與:賽事總監負責編排賽制、時間表、流程、抽籤等事宜;項目總監則跟進宣傳、贊助等事項。
比賽當日的工作人員則以散工為工,需要照顧選手、駁電腦、佈置場地等。
3. 設計
與很多舉辦活動的工作一樣,電競比賽亦需要設計人才,包括設計宣傳單張的平面設計師、製作賽事動畫的動畫設計師及舞台設計師等。其中,動畫設計師更是一個重要職位,因周啟康稱動畫設計師需製作3D動畫,例如宣佈比賽輸贏、介紹隊伍、過場及重播等。
4. 主播及賽評
CGA亦有會以項目為單位,聘請主播及賽評。周啟康表示,主播負責掌控流程,帶領氣氛,及教觀眾如何觀賞賽事,通常會找熟悉遊戲的直播主或前選手擔任。至於賽評則負責分析賽事,他們要了解選手的打法、風格,以及在外地舉行的相關賽事等,以作出全面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