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力場(下)】掌握行情 預視機會 以未來3年發展作決定
還記得當日獲公司聘用時,既緊張又雄心萬丈,希望在新職場闖一番成績,只是及後所經歷的人與事,卻令鬥志不如昔日、目標漸次模糊、負能量充斥腦海……
如此狀況,是時候辭職了嗎?
職場上有什麼力場?倒不是大家常戲謔能左右颱風的李氏力場,而是對現時職位感不滿意,導致出現離職推力的「辭職力場」。職場心理學家陳曉翎(Hilary)認為,打工仔若感到有任何一種推力出現,便可以考慮未來去向,而除主觀的推力外,大家亦應將一些客觀因素納入考慮中。
1. 公司、行業「撈唔掂」
打工仔應理性地考慮目前的職位會否因職場機械化及智能化而被電腦取代,又或是根據公司的業績,預計當中有沒有隱藏的辭職推力。「假如你做前線員工,知道公司在過去2年的業績都『見紅』,便要想想自己再做下去會否有被炒的危險。」
2. 薪酬跑不贏大市
若要求年年加人工10%,確是有點獅子開大口,但Hilary指薪酬調整亦起碼要跟得上通脹,否則這也可能是令「辭職力場」增強的原因。另外,打工仔應知己知彼,參考同行相近規模公司向同樣職位所提供的薪金作比較,而如Glassdoor及IHRM等平台,亦可提供這類資訊。
3. 個人發展受限
若然公司規模較細小,那升職的隊伍自然會較長。假如可學的都已學會,工作流程開始變得如流水作業,過程亦沒太多自主空間,那轉換工作環境可能是一個合適的決定。Hilary以marketing行業為例,「例如當市場都在鑽研E-commerce、digital marketing時,公司仍舊固步自封,大家便應考慮另謀高就。」
辭職拉力:挖角
如遇上上述的客觀辭職因素,打工仔便可能需考慮有否轉換工作環境的必要,不過除推力外,Hilary亦補充,亦有一種「拉力」會喚起大家想「遞信」的心,那就是職場上的挖角。
她說:「當出面有條件更好、公司規模更大或職級更高年薪更豐厚的職位向大家招手時,便不要因是與現時同事和上司的良好關係而放棄機會。」不過她亦補充,指就算有拉力的吸引,大家亦應肯定職位能配合自己在未來3至5年的事業發展才作決定;如果對方只是能提供稍高薪酬,而公司規模及個人職級卻沒有更好的話,便需認真考慮。她亦提醒,如打工仔轉到規模較小的公司,還得考慮日後跳回大企業的難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