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特朗普副手人選 穩字掛帥
希拉里與特朗普都是早已聞名於世的大人物,兩人在美國大選對決,可謂近年最精彩的選戰。距離大選只剩餘三個多月,兩人分別宣布了競選拍檔人選。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凱恩(Tim Kaine)與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彭斯(Mike Pence)均有豐富從政經驗,在同僚眼中並非尖酸巴辣的角色,顯示希拉里與特朗普都在副手選擇上謹慎行事。
作為一項耗費巨大人力物力的政治工程,美國大選每一環節都包含精雕細琢的謀略計算,候選人挑選誰做副手亦大有學問——雖然他們對選情有多少正面刺激並無定論。近屆大選倒是出現一個反面教材:2008年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佩林在選戰中屢鬧笑話,評論普遍相信她拖了拍檔麥凱恩的後腿。這一段歷史更登上銀幕,成為了研究美國大選政治的素材。
美國副總統在憲制一大角色是擔任參議院議長,而在漫長總統選戰中,他們在一眾配角中的搶鏡程度未必比得上總統候選人的家人與核心幕僚,主要發揮着彌補總統候選人在爭取選票時,個人背景與政治立場弱點的作用。希拉里與特朗普的選擇均體現了這一傳統智慧。
白人男性 希拉里的安全牌
就如奧巴馬當年選擇政壇老手拜登為拍檔,以平衡自己身為黑人、從政資歷淺、意識形態左傾等形象,對希拉里而言,凱恩政治身分上的優勢是:立場溫和、白人、男性。凱恩屬於中間路線的民主黨人。觀乎他的投票紀錄、公開聲明、籌款等紀錄,綜合而言,他的立場比希拉里保守,有利於希拉里拉攏中間派選民支持。
凱恩另一優勢是他來自大選關鍵搖擺州之一的維珍尼亞州,在寸土必爭的選戰中,起碼可幫希拉里減少些負擔。他在維州有過兩次大型選舉經驗,成為重要助力。此外,他是天主教徒,曾在洪都拉斯傳教一年,精通西班牙語,有助與西語媒體的溝通,鞏固希拉里在拉丁族裔選民中優勢。
在希拉里副手之爭中,民主黨參議員沃倫原來亦呼聲甚高,然而最終落空,因為凱恩於希拉里而言是更安全的選擇。著有《副總統的優勢》一書的政治學教授科普科(Kyle Kopko)指出:「他(凱恩)並不具爭議性,所以他不會蓋過希拉里競選活動中的鋒芒,而且他亦有豐富的從政經驗。」另有分析認為:「他不會令很多人受啟發從而轉投希拉里,但他亦不會趕走很多,而他亦不大會製造負面頭條。」
希拉里選擇凱恩的最大風險是難以討得桑德斯支持者的歡心。凱恩支持盡快通過「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與反對快速落實TPP的希拉里相左,並為自由派詬病。而桑德斯憑藉左翼路線,在初選中展現了令人意外的凝聚力,引起輿論認為希拉里必須挑選與其立場相近的人(例如沃倫)為副手。
特朗普幫希拉里解難題
在一定程度上,大選對手特朗普選擇彭斯為副手,幫希拉里解決了在沃倫與凱斯所代表的兩條路線上取捨的難題。一向言行出位的特朗普在挑選副手時回歸傳統,讓遲於其作決定的希拉里不需要以大膽莽撞的選擇應對。
對特朗普自己而言,彭斯是「蜀中無大將」下的最好選擇。彭斯是一名「真正的共和黨人」,57歲、白人、紅色州分州長、政策立場保守,可助特朗普修補與共和黨建制的裂痕。
本來,根據傳統智慧,特朗普最理想的副手人選是初選對手卡西奇——來自搖擺州份俄亥俄、在黨內地位高、從政經驗豐富,但後者迄今拒絕表態支持特朗普,更在他邀請合作時請他吃了閉門羹。
相比之下,彭斯對特朗普爭奪關鍵戰場的作用較低,特朗普在彭斯的政治地盤印第安納勝算頗高,彭斯本人卻在《恢復宗教自由法案》之中得失了左右兩派,令自己在下屆州長民意調查中僅以微小差距領先對手。
不過,與金里奇等全國知名度高卻廣惹反感的副總統人選相比,不為人知對彭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資產。畢竟,特朗普自己已夠出位,不需要找一個人來搶鏡,反而需要讓選民信服他入主白宮後,美國不會無人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