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輯】偽水彩作畫 彈指間 水墨牽動思緒萬千

【圖輯】偽水彩作畫 彈指間 水墨牽動思緒萬千
撰文:黃寶瑩 林芷欣
出版:更新:

「我的顏料只是60元的櫻花牌,梅花碟5元,紙是22蚊二百張,曾經有前輩善意提醒我選貴价工具,觀感會更好。但我不想畫畫的距離那麼遠,其實隨意到沒有筆,手指都可以。」大概物靠包裝的道理無人不懂,正如寄賣店建議將其為金像獎而繪製的影片不斷播效增加人氣,他都一一拒絕。「香港太多人講求包裝,不少人只畫受歡迎題材,卻沒有內容,當然我也羨慕人家一張相有2、3千個like,但這樣卻會被風格二字框起,忘記帶看你畫的人走得更前。」這位作品形象鮮明,對自我要求甚高的,是插畫師Keo Chow周志豪。撰文:林芷欣攝影:黃寶瑩

「我的顏料只是60元的櫻花牌,梅花碟5元,紙是22蚊二百張,曾經有前輩善意提醒我選貴价工具,觀感會更好。但我不想畫畫的距離那麼遠,其實隨意到沒有筆,手指都可以。」大概物靠包裝的道理無人不懂,正如寄賣店建議將其為金像獎而繪製的影片不斷播效增加人氣,他都一一拒絕。「香港太多人講求包裝,不少人只畫受歡迎題材,卻沒有內容,當然我也羨慕人家一張相有2、3千個like,但這樣卻會被風格二字框起,忘記帶看你畫的人走得更前。」這位作品形象鮮明,對自我要求甚高的,是插畫師Keo Chow周志豪。(黃寶瑩攝)
「我的顏料只是60元的櫻花牌,梅花碟5元,紙是22蚊二百張,曾經有前輩善意提醒我選貴价工具,觀感會更好。但我不想畫畫的距離那麼遠,其實隨意到沒有筆,手指都可以。」大概物靠包裝的道理無人不懂,正如寄賣店建議將其為金像獎而繪製的影片不斷播效增加人氣,他都一一拒絕。「香港太多人講求包裝,不少人只畫受歡迎題材,卻沒有內容,當然我也羨慕人家一張相有2、3千個like,但這樣卻會被風格二字框起,忘記帶看你畫的人走得更前。」這位作品形象鮮明,對自我要求甚高的,是插畫師Keo Chow周志豪。(黃寶瑩攝)
人人都以水彩畫來形容Keo的作品,其實他用的是廣告彩。「水彩跟廣告彩分別不大,但廣告彩顏色更鮮、更豔,質感更強,重點是更便宜。」(黃寶瑩攝)
又正如當你以為他圓鈍卻靈巧的十指才是主角,他會告訴你「利其器」才是一畫之始。「第一件事要削鉛筆起草。刨的話,筆鋒只有一點;但用削,你轉少少位依然是尖的。人在削木時給自己時間沉澱,畫畫中途也要削,給自己抽離一下,情形就像玩結他時每次先要調音一樣。」(黃寶瑩攝)
因為愛看電影加上一位影評人的鼓勵,四年前開始習慣在每看畢一齣戲後畫一幅畫,久而久之漸成風格;每次看戲後,便隨即被問及何時完畫。「有些戲可能立即畫,一些可能需要藴釀。」(黃寶瑩攝)
(黃寶瑩攝)
「決定放棄平面設計工作時,朋友認為我(兼職)教畫班教壞了,挨不到朝九晚十,選擇做全職插畫師,是逃避現實。」但他反問,用自己的方式按喜好生活,為何不叫「面對現實」。(黃寶瑩攝)
「有時因為對白,但更多時候我是借戲中的輪廓來回應自己當下的情感;找到了便凝固並建立影像,再用線條與顏色在紙上寫字。」(黃寶瑩攝)
以手指蘸顏料,讓指頭遊走於虛實線條之間,是四年前為彌補畫中亂線的一次無心發現。自此他以十指作畫,賦予靈魂。「筆可以好細緻,但手指給我的感覺是,有些事情你不再執著。」(黃寶瑩攝)
「顏色可以化出去,如頭髮我不會逐條線畫,而是以潑水的方式。即使化得太開,也不要急於修補;要給時間自己接受化開、浸開的過程,經驗儲下來,下張畫會用得著。慢慢你就會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過程中你嘗試去控制但其實控制不了,一切就像電影般在畫紙上演一次。而當你完成後掃瞄並放大,看到的水漬,色彩的幻化其實很漂亮。」(黃寶瑩攝)
「有時幹了後別早再看,顏色可能不夠漂亮;但我絕大部份畫都只畫一張,因為第二次已畫不到。有些事只有一次機會,技巧會變,當下的看法和情感都會變,所以我很珍惜我每一次畫的時間。」他在說畫,但更像說他的成長。(黃寶瑩攝)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