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圖輯】用樹葉、雞蛋盒家中做勞作 簡單素材啟發孩子創意

【親子圖輯】用樹葉、雞蛋盒家中做勞作 簡單素材啟發孩子創意
撰文:潘思穎 攝影組 李欣愉
出版:更新:

閒時想在家與孩子做做手工,買材料隨時要花上數十甚至近百元。有兩名兒子的阿珊,除了是平面設計師、童書繪本作者,在家中也是勞作老師,她採用的物料都是日常生活中所見的廢物,不用花錢去買,做出來的成品卻十分夢幻富藝術氣息。攝影:潘思穎,撰文:李欣愉

閒時想在家與孩子做做手工,買材料隨時要花上數十甚至近百元。有兩名兒子的阿珊,除了是平面設計師、童書繪本作者,在家中也是勞作老師,她採用的物料都是日常生活中所見的廢物,不用花錢去買,做出來的成品卻十分夢幻富藝術氣息。(潘思穎攝)
閒時想在家與孩子做做手工,買材料隨時要花上數十甚至近百元。有兩名兒子的阿珊,除了是平面設計師、童書繪本作者,在家中也是勞作老師,她採用的物料都是日常生活中所見的廢物,不用花錢去買,做出來的成品卻十分夢幻富藝術氣息。(潘思穎攝)
溢溢喜歡黑色,差不多每張廚房紙都以黑色作主調,在扎染過程中,指甲也滲進了黑色的墨水。(潘思穎攝)
玩了一會,溢溢的指甲邊沾滿了藍藍綠綠的顏色,看起來髒髒的,我問手指污糟了怎麼辦?溢溢很理所當然地說:「洗手呀!」的確,這是很簡單直接的答案。阿珊不會刻意地要兒子保持清潔,不想建立一個保護膜包着他,讓他對外界有所顧忌而懼怕伸手觸碰,連圍裙也不會強逼他穿,讓他在遊戲中盡情玩。(潘思穎攝)
當阿珊打開小折枱,4歲的兒子溢溢已自動自覺幫忙準備工具—倒出食用色素,抽出廚房紙,隨意摺疊,沾上大片黑色和少許綠色,打開便出現一張張夢幻的風景。(潘思穎攝)
準備時,溢溢慣性地準備好工具,未等媽媽就緒已玩起來。結束後,又主動幫忙把東西收拾好。「我會邀請他一起收拾,讓他知道這也是玩樂的其中一個環節。現在他和弟弟會搶著用掃把掃地。」珊說。(潘思穎攝)
「我會讓他摸摸樹葉,嗅一嗅,從視覺觸覺感受,再併發想像力,想想樹葉的形狀可以變成甚麼。」溢溢的創意從做手工延伸至日常生活:「逛超級市場時,看到有膠盒盛載的水果,他會提議把膠盒變小船。」(潘思穎攝)
雞蛋盒、毛巾、肥皂水、紙品,這些常見物品都是阿珊和溢溢的創作來源。剪開雞蛋盒,塗上不同的顏色圖案,放在動物的鼻子,換換位置,放在頭上也可變成小帽。(潘思穎攝)
只要加點心思,廢物如廚房紙、樹葉、環保紙、雞蛋盒都能變成精緻的玩具。(潘思穎攝)
由枯葉枯枯拼湊而成的人像畫,左面是阿珊的示範作,五官的擺位和大小都較工整,符合現實比例,右面是溢溢,歪歪斜斜的甚具畢加索的風格。(潘思穎攝)
簡單一張廚房紙,就能發揮創意,以廉價的晾衣架,夾上孩子的創作,掛在窗邊,便成為一道珍貴的風景。(潘思穎攝)
除了家居廢物,阿珊亦會帶兒子到公園,執拾枯枝樹葉來作畫,一次一對父女經過,女兒對他們的行為感到好奇,但那位爸爸卻對女兒細聲說:「不要執,很污糟。」珊反問即使污糟又怎樣呢?幼稚園的老師表示,溢溢是班上最不怕骯髒的小孩,珊對此感到興幸,興幸溢溢是個充滿好奇心又勇於嘗試的小孩。(潘思穎攝)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