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手作】以手工作媒介 樹葉雞蛋盒成素材 激發孩子創意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閒時想在家與孩子做做手工,買材料隨時要花上數十甚至近百元。有兩名兒子的阿珊,除了是平面設計師、童書繪本作者,在家中也是勞作老師,她採用的物料都是日常生活中所見的廢物,不用花錢去買,做出來的成品卻十分夢幻富藝術氣息。
攝影:潘思穎

「哪個小孩有髒小手呀?」說擺溢溢便開心地張開烏卒卒的手掌。(親子手作,潘思穎攝)

當阿珊打開小摺檯,4歲的兒子溢溢已自動自覺幫忙準備工具—倒出食用色素,抽出廚房紙,隨意摺疊,沾上大片黑色和少許綠色,打開便出現一張張夢幻的風景。「開始時我會教他們摺基本的三角形、正方形,當熟習流程後,他便會嘗試不同的摺法,又或張開後再彈上顏色,變成不規則的波點。」在顏色選擇上,阿珊不會有任何限制,即使溢溢特別喜愛深沉的黑色:「不知為甚麼,在學校繪畫時也經常選擇黑色,我和老師曾建議他多用其他鮮豔的色彩都被拒絕,但這是他的選擇,也唯有接受。」

接觸大自然 激發大膽隨意

玩了一會,溢溢的指甲邊沾滿了藍藍綠綠的顏色,看起來髒髒的,我問手指污糟了怎麼辦?溢溢很理所當然地說:「洗手呀!」的確,這是很簡單直接的答案。阿珊不會刻意地要兒子保持清潔,不想建立一個保護膜包着他,讓他對外界有所顧忌而懼怕伸手觸碰,連圍裙也不會強逼他穿,讓他在遊戲中盡情玩。

溢溢喜歡黑色,差不多每張廚房紙都以黑色作主調,在紮染過程中,指甲也滲進了黑色的墨水。(親子手作,潘思穎攝)

除了家居廢物,阿珊亦會帶兒子到公園,執拾枯枝樹葉來作畫,一次一對父女經過,女兒對他們的行為感到好奇,但那位爸爸卻對女兒細聲說:「不要執,很污糟。」珊反問即使污糟又怎樣呢?幼稚園的老師表示,溢溢是班上最不怕骯髒的小孩,珊對此感到興幸,興幸溢溢是個充滿好奇心又勇於嘗試的小孩。

由枯葉枯枯拼湊而成的人像畫,左面是阿珊的示範作,五官的擺位和大小都較工整,符合現實比例,右面是溢溢,歪歪斜斜的甚具畢加索的風格。(親子手作,潘思穎攝)

日常取材 併發想像力

回想自己中學讀視覺藝術科時,老師總是要她模仿他人的作品,直至在大學藝術系面試時,被教授指出她的作品並非創作,只是臨摹:「當時才驚覺,過往的作品都沒有自己的主意。」後來從事平面設計工作,又誕下了兩個孩子,便開始想以藝術活動來幫助兒子的成長:「當時對大小肌肉訓練並無認識,只是外國的例子,設計一些不太花錢、好玩,他能力所及的玩意。」有了自己的經驗,阿珊不再要求兒子跟隨自己的框架,帶領他從尋找材料的過程開始想像。「我會讓他摸摸樹葉,嗅一嗅,從視覺觸覺感受,再併發想像力,想想樹葉的形狀可以變成甚麼。」溢溢的創意從做手工延伸至日常生活:「逛超級市場時,看到有膠盒盛載的水果,他會提議把膠盒變小船。」

雞蛋盒、毛巾、肥皂水、紙品,這些常見物品都是阿珊和溢溢的創作來源。約三年前,她成立了coolu coolu friends,偶爾舉行手作藝術工作坊,引導成人和小孩在遊戲中跳出框框:「也要感謝老闆給予空間,支持她在工務不太繁忙的時候做與公司不相關的事。」

簡單一張廚房紙,就能發揮創意,以廉價的晾衣架,夾上孩子的創作,掛在窗邊,便成為一道珍貴的風景。(親子手作,潘思穎攝)
剪開雞蛋盒,塗上不同的顏色圖案,放在動物的鼻子,換換位置,放在頭上也可變成小帽。
準備時,溢溢慣性地準備好工具,未等媽媽就緒已玩起來。結束後,又主動幫忙把東西收拾好。「我會邀請他一起收拾,讓他知道這也是玩樂的其中一個環節。現在他和弟弟會搶著用掃把掃地。」珊說。(親子手作,潘思穎攝)
以廚房紙進行的紮染比以布創作的紮染更隨意,而且時間短,在10分鐘已可嘗試多個染色方法。(親子手作,潘思穎攝)
只要加點心思,廢物如廚房紙、樹葉、環保紙、雞蛋盒都能變成精緻的玩具。(親子手作,潘思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