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捕智障男】平機會推指引列特徵 助執法者識別 惟非必須依從

撰文:陳宇軒 何寶儀
出版:更新:

去年四月沙田美林邨老翁命案中,警方錯誤拘控1名中度智障及自閉症人士誤殺,雖最終及時還其清白,但警方遭外界狠批。事隔1年多,平機會推出《執法人員與自閉症人士溝通指引》,向執法人員提供7項自閉症特徵,包括重複對方說話等,教導執法人員如何識別自閉症及與他們溝通。不過平機會承認指引只供參考,無法律效力。智障男的兄長及社福界都歡迎平機會指引,盼警方多加參考,但有前線警員認為警察並非心理學家,難憑指引,便能完全識別自閉症人士。

平機會推出指引,教導執法人員識別自閉症人士及溝通方法,但並無法律效力。(陳宇軒攝)

就沙田美林邨老翁命案中,警方錄口供時,該智障人士曾不斷重複警方的說話,如「推伯伯落地」等,當時警員便以為是招認,結果錯誤拘控。據平機會《執法人員與自閉症人士溝通指引》,以便「對症下藥」,列出7項自閉症特徵,如該人士有否重複對方說話、有否強迫行為、有否極焦慮反應、有否逃避眼神接觸等。

指引提及的7項自閉症識別特徵:
逃避眼神接觸
似乎不太明白說話
對話有困難或看來不專注
重複對方說話
說話誠實,達直率或無禮程度
展現重複和帶強迫性的行為
難以預想他們自己或其他的說話或行,會帶來的後果

歐威豪是遭誤控智障人士的哥哥,他坦言自己不仇警,只求制度改善。(資料圖片)

指引提醒 勿因逃避眼神便以為隱瞞

指引亦提出於辨識自閉症人士後,如何按步跟他們溝通及注意事項,如應事先聯絡自閉症人士父母或監護人等;面談時執法人員應避免有誇張表情、手勢和語調;透過文字或圖片等協助理解等。指引亦澄清部份誤解,如自閉症人士逃避眼神接觸未必是隱瞞、反應緩慢猶疑不等於編故事等。因應自閉症人士身上可能有心臟及腦癇藥物,有需要時要服用,故指引也列明應留意醫療問題。

撰寫時警方未肯提供內部指引參考

平機會主席陳章明表示,冀指引能保障自閉症人士權利,但承認指引只供參考。被問及指引不具法律效力,能否提供實際保障,平機會總監(政策、研究及培訓)朱崇文回應指,相信過往不幸事件並非執法人員有法不依,只是對自閉症人士不認識,指引不是對執法部門「指指點點」,旨在幫助執法人員做得更好。他又稱警方不肯公開處理自閉症人士的內部指引,平機會未能參考,但該會指引草案出爐後,警方曾回應稱詳盡和有參考價值。

張超雄盼平機會指引可涵所有精神上無行為能力人士。(資料圖片)

智障男兄長歡迎平機會指引

美林邨老翁命案中,警方錯誤拘控1名智障男子,其兄歐威豪對平機會指引表示歡迎,但只屬參考,實際執行上仍靠警方內部指引,「一日唔公開個指引,我地都唔知佢地(警方)改咗咩。」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表示,平機會為權威機構,望警方採納意見,但遺憾未涵蓋其他精神上無行為能力人士,「淨係做自閉,咁智障、視障、肢體殘疾或者精神康復者點?」學前弱能兒童家長會發言人李劉茱麗指,擔心前線執法人員難以消化文件,未能貫徹建議。

有前線警員認為,難以單憑指引,便能有效識別。(資料圖片)

前線警:非心理學家 難據指引識別自閉症

有前線警務人員透露,坦言警察非心理專家,一旦有自閉症人士未顯示出平機會指引內的特徵,辨識便難,認為平機會指引應配合「守護卡」運用,建議「守護卡」有社署或相關專業團體認證,防止濫用之餘,也讓前線人員更有效處理。

警方發言人回應指,歡迎平機會的指引,又指本月下旬將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可讓精神上無行為能力人士隨身擕帶的「守護咭」、協助識別精神上無行為能力人士的「行為指標」及「合適成人通知書」等。入境處則稱,會參考平機會指引,並繼續以專業及謹慎態度處理有關工作。海關指有既定內部指引,歡迎平機會發出《執法人員與自閉症人士溝通指引》,並會分發前線人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