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處境|十年通漲升兩成 3000元津貼分毫不加禁打工 難民呻苦

撰文:鄧栢良 曹德熙
出版:更新:

據統計本港十年來的基本消費物價指數,升幅至少高達19.97%,麥當勞超值套餐亦由2014年的21元逐漸增至今年29元,但上萬名免遣返聲請者約3,000元的生活津貼,十年來分毫未加,扣除租金雜費,每日只有40元食物券,應付三餐都成問題,更莫說栽培子女所需的教育費。

政府每年撥款約5億元作人道援助,有意見批評燒錢養難民,但有難民亦不想白吃白喝做伸手黨,希望當局考慮讓其工作。惟政府多年來擔心提高津貼或給予工作機會,恐形成磁石效應吸引更多難民。一直關注難民的慈善團體及學者講述現時難民的困境,認為可調整政策,讓留港逾七年無案底的難民,有限度從事低技術、無人問津的工作,再按工作量調低津貼,減省政府開支;同時可考慮吸納有才學的難民或其子女,為渴求人才的香港注入新血,達致雙贏。

Tom(化名)每月只有1200元食物援助(平均每日40 元),只能到百佳超市購物。

現時本港有約1.5萬名免遣反聲請者,按法例規定難民不能工作,只能倚賴政府的人道援助計劃,透過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International Social Service,下稱ISS),每人每月有1,200元以超市電子現金卡提供的食物援助(平均每日40 元)、1,500元租金津貼、300元水電煤雜費,以及200至420元交通津貼,供聲請者乘車往返報到,當中只有交通津貼以現金發放。

免遣反申請人每個月可獲的人道援助。

40元食物券應付三餐 限超市買貴貨

究竟每月3,000元生活費在港生活是怎麼樣?留港16年的Tom有深刻體會,他指普通市民在外用餐約50元,一日三餐動輒逾百元,但他一日只能用40元買食物,不禁激動得用廣東話說:「40蚊都唔夠呀!唔夠錢,三餐!40蚊!真係!」6歲以下小朋友每月只有750元。

而1,200元超市電子現金卡可在社署承認的百佳超市使用,只能買基本食物,不可購買煙、酒、藥、糖果、朱古力等貨物,亦不可兌現現金。Tom直言這種安排缺乏靈活性,他曾在油尖旺區街市看到3個洋蔥只賣數元,奈何他沒有現金,亦因受限於食物援助的規定,無法在街市買平貨,唯有到百佳「焗買」貴價貨,想慳都無得慳。過往就曾有免遣反聲請者為套現現金,向他人轉售電子現金卡,結果被警方拘捕。

現時Tom住在油麻地區唐樓的頂層劏房,租金2,600元,每月1,800元的租金連水電煤雜費由ISS直接支付業主,餘下800元由教會津貼,好不容易才有瓦遮頭。

聲請者盼能工作改善生活

Tom指身上現金不足,要購買衫褲鞋襪困難重重,唯有依靠他人捐贈的二手物品。Tom指每月靠3,000元津貼實在難以在香港維生,尤其有家室的人士,根本難以為子女供書教學,故希望當局可體諒其處境,可以讓他們工作,改善生活。

Tom住在油麻地區唐樓的頂層劏房。

劏房標準已提高 料難民將更難租屋

慈善團體「希望枝子」的項目經理Niki坦言,過年十年物價至少有兩成升幅,但聲請者的津貼分毫未加,意味著他們的購買力已減少兩成。他認為最顯著的問題是愈來愈難租屋,有些人唯有與他人合租單位,有些愈搬愈偏遠,甚至選擇環境更惡劣的住所。Niki指劏房標準已經提高,將來大量劣質劏房被取締,租金只會上升,屆時難民將更難租屋。

難民所得的住屋津貼追不上租金升幅,Niki估計劏房準標提高後,難民將更難租屋。(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現時「希望枝子」會為難民尋求外界資助,亦不時派發罐頭食品、奶粉、二手衣物和玩具等物資,以解燃眉之急。機構也會舉辦英文班及團契等供難民參加,即使日後移居至第三國或遣返原居地有一技傍身,同時在港亦有一點寄託。

希望枝子不時派發食物、奶粉、二手衣物和玩具等物資,以解燃眉之急。(鄧栢良攝)
機構也會舉辦英文班及團契等供難民參加,團契過後會安排午飯。

學者倡准無違法留港7年者有限度工作

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學系副教授伍鳳嫦支援了難民群體近10年,不時提供玩具、濕紙巾和尿布等孩子需要的物資。伍鳳嫦坦言理解政府擔心一旦允許聲請者工作,將會吸引大批人來港,造成所謂「磁石效應」。但她認為可調整政策,例如容許留港逾七年、沒有犯法的聲請者有限度工作,如一周工作三至四日,反正香港現時缺少從事低技術工種的人士,難民或可填補缺口,舒緩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之後政府根據其工作量調低津貼金額,此舉既可改善聲請者生活,亦可減省政府的開支,達致雙嬴局面。

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學系副教授伍鳳嫦。(曹德熙攝)

伍鳳嫦亦關注難民二代的教育,曾聯同教大同學和熱心人士開辦Playgroup,教難民子女學習英語,加快融入社區及跟上課程進度。她曾協助難民二代尋找學校,惟坦言難民二代身分有時令不少學校卻步。

+1

難民二代財困難上大學 倡政府吸納人才培訓

伍鳳嫦續指,雖然學生資助處會為難民二代提供書簿、車船及上網津貼,但這些家庭平日三餐都成問題,要預先繳付數千元書簿和校服費,負擔極大,有時更需要借錢。再者18歲後資助便會停止,即使他們公開試成績優異可升讀大學,礙於他們屬「無國籍」狀態,並非「本地學生」,需支付「國際學生」學費,除非有人願意贊助全額學費,否則他們將會失學,旋即陷入失業狀態,每月靠領取3,000元的人道援助苦苦掙扎。

《香港01》曾接觸一對來自斯里蘭卡母女,女兒5歲隨母到港,一直在港讀書,終考上香港一間大學,幸獲贊助繼續學業。Niki說到,由於學費不菲,需要數個機構的資源才湊夠錢,一年可獲資助的人數不多。

《香港01》曾訪問首位在香港中文大學畢業的難民Innocent Mutanga。(資料圖片)

伍鳳嫦指不少難民的子女從小在港接受教育,知識水平和能力毫不遜色,又具多語言溝通能力,奈何礙於法例所限,18歲後既無資源升讀大學,又不能工作,只會浪費珍貴的人才。她建議政府考慮為這些人提供學生簽證或給予一個身份,「呢啲都係我哋培養嘅細路, 但竟然得唔到我哋政府嘅垂青,我哋政府講搶人才,呢啲其實係人才,我哋自己土生土長嘅小朋友」。

伍鳳嫦亦會為難民提供一些日常物資。(曹德熙攝)

終審法院在2014年裁定,免遣返聲請者無權在港工作,惟聲請獲確立的人士,可向入境處處長提出工作申請,處長可酌情批准其要求。而一般合約為期半年,期滿後須重新向入境處申請。不過聲請獲確立率只有1%,所以大部分聲請者無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