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ek外送員與公司有僱傭關係 工聯會:盼對「假自僱」起警誡作用
員外送平台外送「假自僱」問題一直備受爭議,令不少外送員因被公司界定為「自僱人士」,失去勞工保障和福利。快遞平台公司Zeek(斑馬到家)自2022年10月起拖欠員工工資,勞資審裁處今年5月29日裁定Zeek與六名配送員與存在僱傭關係。工聯會表示,個案成功確立雙方有僱傭關係,同時亦為行業「假自僱」的灰色地帶來曙光。
平台終認僱傭關係 索賠逾1300萬
勞資審裁處裁定平台手機軟件才是營利工具,屬公司所有,亦作公司控制員工的工具,成為雙方確立僱傭關係的理據,非公司所指「自僱人士」。工會早前共接獲約300名工友求助,亦代其於7月12日與公司完成對數程序,申請破產欠薪保障基金,索賠總額超過1,300萬元,部份員工預計將獲得高達11萬港的賠償。工會主席王師樂指早前已與勞工處商討宣誓事宜,望能在7月底完成所有求助工友宣誓,並能在其後半年內成功獲得破欠薪保障基金賠償。
工傷無人理 打風亦要送完才可收工
其中一位求助工友,63歲的吳先生從事外賣行業13年,慨嘆現時勞工保障大不如前。他們不再享有勞保、強積金及假期等權益,更指8號風球時亦要先完成送單,才能下班,不然會遭平台扣分、停工處罰。若不幸工傷,平台亦只會要求他在外送程式「下線」,過程中不會給予任何關心。對於平台處理欠缺人情味,他稱「都慣咗,睇化咗」。
他又指外送平台起初會提供60至70元一單外送給員工作誘因,期後再慢慢縮減至20至30元,但工友已做慣了難以轉行,唯有拼命接單以賺回差價,間接助長公司「假自僱」風氣。他分享當時作為Zeek的「包鐘司機」,時薪85元,而每單外送再能賺取20元費用,每月能賺取約3萬元薪金。
不幸他後來因一次早上拒接跨區單被平台處罰,被禁止接油麻地區內的外送,更由「包鐘」降職為「報更」,只能獲時薪55元,扣除電單車的油費及保險,收入減少近一半。後來,公司更以系統更新為由拖欠薪金,引致一眾工友「爆煲」:「我哋(外送員)越做越困難,日曬雨淋,風吹雨打」。
追薪成功 放下心頭大石
追薪近10個月,期間他亦沒有找工作,依靠積蓄及間歇幫助朋友工作,維持生計。過程中不時要翻查過往工作記錄截圖和向工會查詢條例,令他心力交瘁。他形容裁決勝訴的一刻猶如放下心頭大石,終於有望取回辛苦賺取的血汗錢。
他感激工會以及一眾工友團結追薪,希望這宗裁決能作為例子供大眾參考,引起公眾關注平台外送員的勞工權益。他亦希望政府能參考國內和外國的法例,為外送平台制定管制。
工聯會:規管營運「不能再拖」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强表示,這次裁決結果能對平台行業有警誡作用,亦為相關案例帶來曙光。他提醒僱主應正視與外送員之間的僱傭關係,不要再以「自僱」的法律漏洞逃避僱主的責任,剝削員工應有福利及保障,例如工傷保障、退休保障和假期等權益。對於刻意「拖糧」,他表示不少外送員被公司灌輸為自僱人士,不清楚自己應得的權益,他們只能被迫繼續做下去,盼望僱主「找數」。
另一位立法會議員陸頌雄亦指案例「有標誌性、極具參考性」,證明「被剝削(案件)係有得打,打得贏嘅」。工會將會透過案例敦促勞工及福利局修訂《僱傭條例》及《僱員補償條例》,釐清僱傭關係及工作的定義,並盡快就平台營運模式進行規管。
他認為政府在完善政策、杜絕「假自僱」上不能再拖,政府早前有意在年底前推出方案,惟現時仍未有基本方向,認為當局態度不夠積極,希望這次判決能給予局方啟示。
郭呼籲其他同業應盡量保留工作及工時記錄,以便將來發生勞資糾紛時,作為證據追討僱主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