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欖、馬鞍山兩郊野公園研建屋 均備交通社區設施 料發展期較短
撰文:李彤
出版:更新:
政府邀房協以大欖郊野公園及馬鞍山郊野公園邊陲地帶作試點,研究建屋的可行性,合共涉及40多頃土地。翻查資料,兩幅土地本身已具備基本交通配套,周邊亦有房屋及社區建設等,料發展期相對短,因此成為政府「開刀」目標。
大欖試點 鄰近西鐵錦上路站
據悉,政府曾探討過四至五個地點以研究建屋,但最終選擇元朗大欖及馬鞍山郊野公園邊陲作為試點。其中,大欖郊野公園近大欖隧道收費亭以西的用地,位置靠近山邊,距離元朗錦上路西鐵站不遠,該站上蓋第一期住宅發展項目現正招標,本月24日截標,料涉逾1,050伙單位。
事實上,被視為「最忠實梁粉」的團結香港基金理事劉炳章,兩年前便曾提出可將大欖隧道出口用地進行建屋研究,當時他指該處生態價值不高、人口不多、且鄰近交通樞紐和社區配套設施,故估計可有約170公頃的用地,有潛力發展3萬個單位,容納9萬人口,且發展年期只需6至7年。
而另一幅馬鞍山郊野公園,位處沙田水泉澳邨東南方,同樣具有交通配套,與馬鐵車公廟站尚算相近、而周邊不乏房屋建設,如多個公共屋邨新田圍邨、沙角邨等,故社區設施基本上已甚成熟。
雖然房協表示,是次只是進行技術及生態硏究,探討兩幅土地的生態、景觀與美觀價值、康樂與發展潛力等,現階段未能決定是否必定建屋,也未能透露具體供應伙數。然而,做法卻被外界質疑似經過篩選,對於在上述兩地建屋似乎已有既定立場與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