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智愛無垠」認知友善計劃助認知障礙症長者展現「耆藝‧不凡」

撰文:王玥晨
出版:更新:

據衞生署數據顯示香港70歲以上的長者,每10人就有1名患有認知障礙症,不少人都以為長者患上認知障礙症是自然不過而沒有接受治療,但事實上認知障礙症病情除了服用藥物,更可透過社交活動及智力訓練等去延緩衰退速度。由恒隆地產與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簡稱:女青)合作推出為期三年的「智愛無垠」認知友善計劃,當中的「耆藝‧不凡」工作坊以藝術為媒介,鼓勵認知障礙症長者與照顧者一起發揮創意,提升長者感知功能,亦讓照顧者可以一起參與,紓緩情緒。
攝影:張浩維

舉辦社區共融日吸引逾7,600名社區人士參與

由恒隆及女青舉辦的「智愛無垠」認知友善計劃於早前(11月12-13日)在淘大商場舉行社區共融日,場內除了有「認知友善藝術廊」展示200件由116名認知障礙症患者及其照顧者、80名恒隆義工以及女青青少年義工跨代共同創作的藝術作品外,更設有免費健腦諮詢及認知檢測站讓大眾及早評估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風險,兩日活動共吸引逾7,600名社區人士及認知障礙症患者和照顧者到場參與。

其中有參與計劃的長者代表王孟新和太太李冰於活動上分享參與「智愛無垠」認知友善計劃的感受。作為照顧者的李冰指丈夫初期出現健忘的情況,她並沒有為意,但他後來經常在街上跌至「周身傷」又忘記受傷原因,去看醫生才發現丈夫的病情已屬認知障礙症中期,她分享:「我們幸運地知道社區上有支援,其後參與了『耆藝‧不凡』工作坊。先生本來都喜愛畫畫及動手做手工,參加工作坊後他可以參與創作,心情漸漸變得更好,每次參加活動都好開心,我們亦因為這個活動認識到很多有著相同經歷的朋友和患者,大家互相交流和幫助。一些資深的照顧者也分享了他們的經驗,讓我了解到認知障礙症患者往後的病情演變,從而有心理準備去安排之後的生活。」同樣有出席活動的註冊藝術(表達藝術)治療師蘇瑞雯女士於活動當日分享藝術創作如何有效幫助認知障礙症患者紓緩情緒及表達自己,同時增強感官刺激,提升感知能力,而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照顧者亦可以從中欣賞及發掘患者擁有的能力,促進正面關係。

王孟新及其太太李冰在活動中展示了他們創作的石頭畫「揚帆啟航」,王孟新以年輕時的行船工作及喜歡的海洋作為創作靈感。透過藝術創作回憶從前的開心事,是「懷緬治療」的其中一種方法。
(左起)女青青少年義工代表、恒隆地產副董事(香港業務總監)劉靜雅女士、認知障礙症家庭代表、社會福利署觀塘區福利專員顧國麗女士、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服務總監(長者服務)周華達先生以及恒隆一心義工代表,一同支持《恒隆X 女青「智愛無垠」認知友善計劃 ─ 社區共融日》。

促進跨代聯繫建認知友善社區

「智愛無垠」認知友善計劃除了「耆藝‧不凡」工作坊外,亦有為患者及照顧者提供生活支援的「護老鬆一Zone」、「五感家居認知訓練」以及為有需要的認知障礙症長者提供醫生轉介服務的「『醫』賢友里」等活動,其中「認知友善‧多一點」培訓課程就為恒隆旗下項目的前線員工提供培訓,增進其對認知障礙症的認識,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技巧和應對處理走失的方法等。

於恒隆旗下康怡廣場任職高級經理的Silver是恒隆一心義工隊的成員,並已參加「智愛無垠」計劃兩年。她指參加計劃讓她能接觸及幫助認知障礙症長者以及照顧者,十分有意義,她表示:「計劃令我對認知障礙症加深了知識,對自己將來照顧老人家都有幫助外,在工作上亦有裨益,因為前線同事都會經常接觸到長者,早前就有同事發現一位伯伯在商場遊盪。由於參加過培訓,所以就了解到認知障礙症長者身上多會有家人留下的聯絡方法。雖然最後都要報警處理,但我們運用到一些與長者的溝通方法,令伯伯可以安心等待警察到場跟進。」恒隆地產副董事(香港業務總監)劉靜雅女士於活動上表示恒隆自去年開始為前線員工提供認知友善培訓課程,目標於2023年上半年讓100%的前線員工成為社會福利署認可的『認知友善好友』,為認知障礙症患者和照顧者提供支援,促進跨代聯繫,建立一個更包容、關愛和認知友善的社區。

恒隆員工Silver十分支持公司為所有前線員工提供「認知友善‧多一點」培訓課程,指學習到與認知障礙症患者相處及溝通的技巧,除了應用在工作之中,對自己照顧家庭中的長者亦有幫助。
恒隆一心義工聯同一眾女青的青少年義工在「認知友善藝術廊」向公眾介紹認知障礙症患者的藝術創作。

(資料及部分相片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