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大腦斑塊 治療阿茲海默症

撰文:健康Easy
出版:更新:

提起阿茲海默症,即俗稱「老年痴呆症」,大家可能會感到絕望,因為這個病向來只能透過不同的藥物處理已有症狀,治標不治本。不過醫學界近年有新突破,有醫生指,現時有新藥物能針對阿茲海默症的致病根源,有效去除大腦斑塊,延緩病情發展,適用於早期患者,為患者及家屬帶來新希望。

及早治療 有機會恢復正常認知

老人科專科勞思傑醫生(左)指,患有阿茲海默症晚期會失去身體機能,最終死亡 。

阿茲海默症是常見的認知障礙症之一。老人科專科勞思傑醫生指,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預計香港老齡人口會持續上升,而年齡增長正是導致阿茲海默症最主要的高危因素。

勞醫生解釋,阿茲海默症的成因是由於異常的類澱粉蛋白在大腦沉積,形成斑塊,導致腦細胞死亡,令病情不斷惡化。他表示,輕度認知障礙屬初期的認知功能退化,亦是步向阿茲海默症的過渡階段,患者的腦部功能雖然開始衰退,但仍然有自理能力,如果及早治療,患者有機會維持現狀或恢復正常認知,不一定演變成認知障礙症。

傳統藥物只能紓緩病徵

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初期,患者的記憶力及認知力會開始衰退,到病情中期會逐漸失去自理能力,到晚期更會失去身體機能,最終死亡 。要診斷認知障礙症,除了可透過蒙特利爾認知評估、腦部磁力共振掃描及電腦斷層掃描外,亦可抽血檢驗蛋白生物標誌物及進行腦部類澱粉蛋白正電子造影。

研究:新藥有效清除腦內斑塊

黃家星醫生解釋,阿茲海默症是由於異常的類澱粉蛋白(Aβ)在大腦沉積,形效斑塊,導致腦細胞死亡。

治療方面,傳統藥物只能針對病徵,腦神經科專科黃家星醫生解釋,阿茲海默症是由於異常的類澱粉蛋白(Aβ)在大腦沉積,形效斑塊,導致腦細胞死亡,病情不斷惡化 。「儘管醫學界掌握發病機制,惟多年來能有針對性治療,但近年治療失於迎來新突破。」抗類澱粉蛋白藥物能針對病症根源,去除現有斑塊,延緩病情發展。

據一個涉及1795名早期患者的研究顯示,有六成八人使用抗類澱粉蛋白藥物十八個月後,大腦的斑塊能有效被清除,而且效果持續。黃醫生指出,患者接受新藥物期間,要配合非藥物治療,包括多動腦筋等,並定時接受磁力共振檢查,密切監察是否有副作用,包括腦水腫及腦微出血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