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署︰截至今年3月已拆22公里欄杆 研擴低速限制行車區至各區
民間組織街道變革發表「交通意外不是意外——香港行人車禍傷亡報告」,提出改善道路設計的十項建議,包括在內街限速、移除非必要欄杆等。發起人嚴卓衡認為,運輸署2017年曾推行一項「提升香港易行度顧問研究」,當中亦有多項類似試驗計劃,惟試驗過後,該署實際推行緩慢、時常力有不逮。
運輸署回覆時表示,已採取最低限度方法,考慮路面等情況後,截至今年3月已移除約22公里長欄杆。該署又稱,低速行車限制區方面,正考慮將試行計劃推展到本港多個毗鄰學校的路段推行,包括東區太康街和鯉景道及深水埗棠蔭街等。
嚴卓衡解釋,外國研究指行人欄桿會使駕駛者加快車速,增加嚴重車禍風險,以本港情況,欄桿無助阻止行人橫跨馬路,甚至有行人貪方便跨過欄杆或花叢;相反,適當移除欄桿,可令駕駛者放慢車速,減少嚴重車禍發生。他引述倫敦運輸局2017年一項研究,比較倫敦70個路口及過和處,拆除欄桿後的嚴重車禍數字較拆除前減少53%。
運輸署表示,為引導行人使用附近的行人過路處安全地橫過馬路,會按行人過路處的種類在過路處兩旁設置適量的欄杆,當交通燈控制行人過路處因交通繁忙,會在兩旁設置6米欄杆;行人輔助線一般設於行人或交通較低的過路處,故只需設3米。
運輸署︰會採取最低限度方式 盡量減少設置行人路欄杆
不過,運輸署續稱會因應實際的交通情況,例如行人或交通流量、發生交通意外的情況等,考慮有否需要設置行人路欄杆,並採取「最低限度方式」,盡量減少設置行人路欄杆。該署指,當各項替代工程措施、例如擴闊行人路等,都不可行或不適用時,才會適量地設置行人路欄杆,保障道路安全和改善交通管理。至今年3月,署方已移除約22公里長的欄杆。
考慮於五區毗鄰學校路段設限速區
至於在減速平台或減速路拱方面,該署稱,近年有推展同類措施,包括低速行車限制區及行人過路平台,就實施限速區而言,該署認為試行計劃可進推展,並正考慮在多個毗鄰學校的路段,包括東區太康街和鯉景道(部分路段)、深水埗棠蔭街、九龍城沐虹街、沙田文禮路(部分路段)及元朗安信街和寶樹里試行有關措施。
設置行人過路平台方面,運輸署說,除沙田逸泰街及上環中港道試行計劃外,亦正考慮在有較多行人使用的行人輔助線,例如在附近有學校、長者中心、復康中心、住宅區或商業中心等的道路進一步試行,包括大埔運頭街、元朗安信街、屯門屯順街、青衣楓樹窩路及九龍灣啓成街等,以鼓勵駕駛者減速和讓路予行人橫過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