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倡原址保留閣麟街20米百年磚牆 最快半年內完成研究報告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位於中環閣麟街的百年「背靠背」唐樓磚牆遺址,市建局提出新方案,建議以「保育融合」的方式,原址保留20米的磚石構件,市建局執行董事馬昭智今日(13日)出席傳媒午宴時,進一步解釋方案,表示新方案將還原1900年代的城市設計。
保留所有磚牆技術上不可行
馬昭智表示,去年9月於古諮會提出以先清拆後重置方式保育,考慮到關注團體提出的保育建議,於是提出進一步保留磚石構件的可行方案,「雖然古諮會冇評級,但冇評級係咪唔可以表彰民間歷史呢?」不過,根據土力結構工程師的意見,磚牆現時的安全系數低於土力結構標準,如要保留全長34米的磚牆,技術上不可行。
擬原址保留及建博物館
市建局總經理(規劃及設計)區俊豪解釋,昔日華人居住地段較狹窄,僅得15乘60平方呎的大小,而現址遺留下來的「背對背」磚牆設計,反映當時生活環境。故新建議下將會保留原址兩個近威靈頓街的地段、長約20米的磚石構件,重塑昔日地段模樣。
至於其餘三個地段,其中一個會改建為通道,另外兩個地段會形成一個三維博物館(Walking museum),展示其他較完整的磚石。
團體冀保留更多磚牆
區續指,原址保育是否可行,取決於磚石的結構穩定和安全程度,市建局會再向地政總署申請抽取磚件樣本,並已聘用英國專門研究磚石的公司研究可否進一步保留更多的磚石,料最快半年可完成該報告。
關注事件的中西區關注組發言人羅雅寧表示,贊成市建局提出原址保留及設計三維博物館的方案。不過,新建議下只保留其中兩幅較矮的青磚牆,未有保留擁有較完整青磚的地段,即閣麟街29號,「得佢嘅磚牆仲可以見到有樑托,係嗰個時代特別嘅建築。」她希望,市建局可探討是否可再保留更多磚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