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麟街遺蹟】百年唐樓證開埠華人生活 保育團體對評級不感樂觀
位於市建局H18重建項目範圍內、中環閣麟街的唐樓磚牆遺蹟,以及威靈頓街120號「永和號」唐樓經保育團體考證,皆屬於19世紀香港開埠初期建成的第一代唐樓,互為見證當時華人生活面貌。3月7日的記者會上,永和號關注組發言人徐聖傑說,1月經市建局批准進入永和號視察,認為值得全棟保育,反對市建局提出僅保留兩面外牆的「大三巴」式保育方案。
一直爭取保留閣麟街唐樓磚牆的中西區關注組成員羅雅寧表示,3月9日古諮會將開會討論遺蹟最終評級。早前她反駁古蹟辦的說法,即遺蹟屬建於1930年代的唐樓,並非19世紀的產物。羅雅寧則以建築法作證據,指磚牆屬「背靠背」唐樓一部份,1903年政府修改建築法後,唐樓必須留有後巷。她曾向立法會申訴部求助,但古蹟辦沒有回應申訴部的質疑。她擔心會議當日,古諮會換屆後的新委員不熟悉事件,可能會被古蹟辦「夾硬」通過不予閣麟街評級的決定。
唯一開埠初期建成的完整唐樓
建於1879年的閣麟街10間「背靠背」唐樓的磚牆遺蹟與永和號,都是開埠第一代唐樓,特色是以廣東青磚興建,無後巷,唐樓互相緊貼。1878年中環大火,焚燬多間唐樓,閣麟街唐樓與威靈頓街120號唐樓分別災後重建。但閣麟街唐樓後來被清拆,僅餘磚牆遺蹟。威靈頓街120號地段的業主則多番轉手,最終成為70多年歷史的「永和號」海味雜貨店。因被市建局劃入重建範圍,永和號於2009年結業。
民間保育建築師徐聖傑去年9月開始撰寫永和號歷史報告,指該地段於1840年至1879年間經多名業主轉手,包括名牌連卡佛創辦人Thomas Ash Lane和Ninian Crawford。火災後重建4座背靠背唐樓,永和號是其中之一。他從美國國會圖書館的資料上找到一幀香港鼠疫爆發時,衛生督導員視察中環嘉咸街的相片,發現左上方的唐樓是永和號前身「鎮南」金銀器店,斷定永和號唐樓早於鼠疫爆發前已存在。
徐聖傑又分析永和號的建築特點,如圓拱的窗及懸臂式窗台;屋頂是傳統瓦頂,具備疏風、散熱、防漏水的優點。1月他獲准進入永和號視察,「有3層,每層有小閣樓及廚房,以木樓梯上落。天花板則用廣西西江木杉承托,可見當時華人就地取材,傾向使用廣東和廣西材料造屋。」他認為,古蹟不一定要有顯赫歷史背景,唐樓盛載當年華人生活片段,應該完整保留。
團體製3D模型呈現閣麟街遺蹟
中西區關注組羅雅寧說,由於磚牆遺蹟有部份位置在行人扶手天橋下,難以探入。為使公眾更加了解,中西區關注組聘請硏究顧問,以立體攝影測量學技術為遺蹟製作攝影合成的3D電腦模型。意大利顧問公司GRS的代表Remi介紹,模型透過高像素相機,在磚牆各個方位連續大量拍攝相片,將相片高度重疊而成,解像度準繩至厘米。
不過,古諮會上次開會已決定不予評級閣麟街遺蹟,古蹟辦指遺蹟屬建於30年代的唐樓,並非1879年落成。羅雅寧反駁,「如果是30年代的唐樓,通常是用英國紅磚及紅毛泥,混雜石屎興建。」城西關注組成員張朝敦也說,1916年閣麟街其中一座唐樓被政府釘契,直到1968年才解除。
「一旦釘契,這批建於斜坡的背靠背唐樓,不可能全部重建。即使隨便重建一座,又會影響整批唐樓的土木結構。」張朝敦又指,該批唐樓業權分散,有9個業主之多。其中1名簡姓業主由1916年持有物業到1952年,另1名鄺姓業主由1916年持有物業到1947年。「古蹟辦無視建築法修訂、業權資料及磚牆物料的年代,僅憑租務法庭文件對唐樓的估算,一口咬定是1930年代重建,並不合理。」
明日(9日)古諮會將會討論及確定閣麟街遺蹟的最終評級,諮詢期內古諮會收到500份書面意見,當中497份反對閣麟街磚牆遺跡不獲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