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旺變天|倡未來可轉讓剩餘地積比 多個街區研封街整合增效益

撰文:梁德倫
出版:更新:

歷時4年才完成的「油旺重建規劃研究報告」早前已出爐,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接受訪問時提到,未來市區重建應透過更新穎的方法提高效益,包括轉移地積比、容許住宅及非住宅地積比互換,整合街道等。
他又提倡,日後應參考外國經驗,准許發展商透過「中間人」買賣剩餘地積比,令地盤可發展空間及經濟效益可大幅提升,惟參考外地做法,中間人應由公營機構負責。但韋志成強調,本港暫時未適合採用這種模式,故未來油旺大規模重建時,都只會以政府透過行政手段指定「輸出地積比」的地盤及「接收地積比」的地盤,訂立指引予私人市場參考。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建議新的規劃工具,利用地積比轉移增加地盤的發展密度。(羅君豪攝)

韋志成透露,當市建局與政府落實如何推動油旺重建計時,會修訂區內的「分區計劃大綱圖」(OZP),屆時公眾便會得悉區內的重點發展地區,哪些舊樓會「被點名」成為「接收地盤」,哪些舊樓成為「送出地盤」。

其中,「接收地盤」日後可增加重建發展的地積比,額外的地積比來自「送出地盤」,這些地盤可能是需要保育的建築物,又或是地盤面積細、夾在大型屋苑或樓宇之間、難以整合的建築物,過去一直未用盡可發展的地積比,即意味有「剩餘地積比」可送出至接收地盤增加發展密度,令整體發展效益更大,韋志成亦指,日後部份「送出地盤」更可以是拆卸後改劃為休憩空間,增加區內休憩空間。

研究建議「整合街區」發展的範圍,範圍或包括大南街一帶。(立法會文件)

延伸閱讀:

油旺變天|八文樓重建藍圖曝光 地標式綜合發展區 創200億收入

油旺變天|重建速度追不上樓宇老化 韋志成倡設財政及土地儲備

油旺變天|重建集中劏房密集區 本研社憂重建變另類「消滅劏房」

不過,韋志成指接收地盤的額外可增加建築面積,以20%為上限。他亦指,其實外國亦有類似「中間人」的機構,可協助發展商買賣地積比,但認為本港現時仍未是適合時機推行,現階段仍會只以政府透過行政措施,指定哪些屬於「送出」、哪些屬於「接收」地盤,「如果係政府指定以外嘅地盤,發展商都可以試下透過現有程序,嘗試申請轉移地積比,但成功率高唔高,就真係要逐單睇。」

韋志成亦提及街道整合方案,據市建局最新概念圖,建議於太子柏樹街、基隆街、大南街、白楊街一帶,大角嘴大同新邨至中英樓中匯樓一帶,福全街、合桃街、通州街一帶,太子道西、雅蘭街、旺角道一帶多街區,油麻地砵蘭街、碧街、窩打老道一帶及炮台街、廟街、佐敦道一帶等,屬於有潛力整合街區的範圍。他又指,整合街區可避免零碎發展、增加休憩空間,亦可將其地積比計算入發展地盤內。

韋志成亦提出,重建時如可容許住用及非住用地積比,將住宅地帶改劃為「其他指定用途」並註明「混合用途」,只訂明總地積比及最高住宅地積比,因應不同因素及需要調整地積比的分佈,即可按情況隨時調整住宅或商業用途的比例。他舉例指,過去一些發展項目已訂明住宅的地積比為7倍,非住用為2倍,即總地積比為9倍,但日後可引入浮動比例,即發展時可按情況調高或調低住用地積比,例如8.5:0.5或5.5:3.5等,但總體地積比不會變。

▼油旺研究五大發展節點▼

+2

至於倘日後政府公布指定「接收地盤」、「送出地盤」後,會否引起混亂例如相關地盤的舊樓劏房住戶,可能面對迫遷等問題,甚至引來投機者「落釘」搶購舊樓單位,增加重建難度,韋地成表明,無論任何時候舊樓市場都一直有投機者「落釘」,並非市建局要考慮的事情,「落咗釘我哋都會繼續做(重建工作)。」

市建局打算在油麻地多層停車場現址,興建一幢「多層社區活動中心」。(市建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