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翁疑遭拔錯喉 專家指錯誤姿勢下拔喉 終令脆弱心臟無法復元

撰文:劉安琪
出版:更新:

83歲老翁2016年到瑪麗醫院作電腦掃描,惟留院期間跌倒,之後被送到深切治療部時,有男護士在他坐立時拔除其導管,老翁之後出現不適需急救,3日後死亡。死因研訊今(10日)續,心臟科醫生指死者原本血管已有問題,若事前先諮詢專科醫生,未必會進行骨科手術,之後一連串的問題未必會發生。但他認為,涉案男護士以錯誤方式拔喉是「最後一根稻草」,令老翁已脆弱的心臟去到不能回轉的地步。

因跌倒致骨折從而需做手術

心臟科專家證人王國耀醫生供稱,死者祁枝(83歲)於入院當晚跌倒,因髖關節骨折而須做手術。手術過後,祁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的血色素下降,需要短時間內大量輸血,加重對其心臟的壓力,最終導致急性心肌梗塞,並須轉入深切治療部,及插入頸部的血液透析導管。

若留意到心血管有問題應諮詢專科醫生

王認為,由於祁有長時間的血管問題,院方應留意到其心臟的血管有問題,若他們在事前有找心臟科醫生諮詢,未必會選擇做手術,亦不會導致其情況轉差而須轉入ICU。

主要證人供詞。(詳看下圖)

+1

男護士未跟指引拔喉致空氣栓塞

祁被轉入ICU後,情況沒有好轉,又未能排尿,故院方預先為其頸部血液透析導管,準備日後用以洗血。後來祁的情況有改善,不需要洗血,醫生決定將他送回骨科病房,但要先將頸部的導管拆除。結果,男護士因未有跟從指引,在祁坐立時拔除導管,導致空氣栓塞。

指引列明拔喉管需頭低腳高

王解釋指,指引中列明為病人拔除頸部導管時要以「頭低腳高」的姿勢,目的是防止空氣進入靜脈。祁拔除導管後不久出現心臟停頓,之後雖然成功搶救,但導致急性心肌梗塞,心肌酵素升至7千多,心臟再沒有能力復元,其他器官亦慢慢衰退。

相信祁當時確出現空氣栓塞

王續指,他相信祁當時的確出現了空氣栓塞,且是相當份量的空氣。王解釋,頸部血液透析導管的洞口並不小,若病人的身體水份低並作坐立姿勢,或大力吸氣時拔喉,均會增加空氣栓塞的風險。王稱其他醫生當時反應已十分快,處理已十分好,但拔喉有如「最後一根稻草」,令到祁的病情去到不能回轉的地步。

記錄不全同事未能意識跌倒風險

護理科專家車錫英教授供稱,登記護士為祁作入院風險評估時,沒有填寫跌倒風險分數(Fall Risk Assessment Score),令同事未能意識到須特別留意。雖然就算該護士有填寫總分,亦無法確保祁不會跌倒,但「起碼我地做咗自己個part先。」

拔喉失誤應可避免

車續稱,負責拔喉男護士的失誤理應可以避免,但不認為對方是故意的,因沒有人會願意以其職業資格冒險,相信他只是一時「醒唔起」。車解釋指,公營醫院的入院率高達120%至130%,ICU的病人情況稍為穩定,便需轉至普通科病院。可見深切治療部護士工作量大,人手不足,故不能排除涉案男護士是因此才會犯錯。

死者祁枝(終年83歲),於2016年5月27日,因心肌梗塞入住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期間有護士在祁坐立時拔除導管,病人之後出現血管空氣栓塞,心臟一度停頓3至5分鐘,3日後死亡。

案件編號:CCDI-303/2016(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