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杯筒星珊瑚潛伏打浪排 浸大發現港水域20年來首款新石珊瑚物種

撰文:雲嘉晉
出版:更新:

香港已有記錄石珊瑚雖然有98種,但大多數都是在世界其他地方首先被發現,香港浸會大學生物學家最近在香港水域發現一款新的石珊瑚物種以及兩款新的海洋軟體動物「海蛞蝓」物種,成罕有在港發現並命名石珊瑚新物種。浸大生物系邱建文教授指,對上一次在香港水域發現新珊瑚物種已是2000年,今次是超過20年後,再在港發現並命名的新石珊瑚物種。

打浪排一帶發現「大杯筒星珊瑚」

浸大生物學家於2020年夏季,在香港東部水域近打浪排一帶進行水下調查時,發現這個新珊瑚物種。研究團隊最新把該種珊瑚命名為「大杯筒星珊瑚」,以反映牠擁有大珊瑚杯這一特徵。

與這些同屬的物種相比,「大杯筒星珊瑚」擁有最大以及結構最複雜的珊瑚杯。由一個自己分泌的石灰質骨骼支撐。太陽珊瑚與大多數造礁珊瑚不同,牠們體内沒有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產生能量的共生藻類。牠們會利用觸手捕捉海水中的浮游動物,以獲取能量和營養。

兩個海蛞蝓新物種

浸大團隊在香港水域亦發現了兩個海蛞蝓新種,牠們以珊瑚為食。其中,在橋咀洲和赤洲發現的新物種,由於寄生在「角孔珊瑚」上,並以其組織為食物,故研究團隊把牠命名為「食角孔珊瑚背鰓海蛞蝓」

「食角孔珊瑚背鰓海蛞蝓」背部有圓形小駝峰

該海蛞蝓體形較大,身長約三厘米。與同屬的其他物種不同,牠背上長有多對棕色手指狀,末端白色的「角突」,以及背部有一個隆起的白色圓形小駝峰。小駝峰與牠寄生的珊瑚的嘴相似,而角突則可偽裝成珊瑚的觸手,讓魚類等捕食著實者難以發現。然而這種海蛞蝓產下的卵塊卻呈鮮艷的橙黄色,通常黏附在珊瑜的骨架上。

邱教授認為培養本地人才以落實「香港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有迫切性。(盧翊銘攝)

「褐帶背鰓海蛞蝓」棕色條紋是極佳偽裝

另一款新變現的海蝓搬形較小,身展一厘米以下。牠以「十字牡丹珊瑚」為食物,並會在其表面產卵。牠的白色身體帶有棕色條紋,是極佳的偽裝。浸大研究團隊早前研究珊瑚白化機理,期間在實驗室培養由橋咀洲收集到的 「十字牡丹珊瑚」樣本,注意到珊瑚表面組織出現被生物噬吃的痕跡,仔細查看後才發現這種海蛞蝓以及牠在珊瑚表面產的白色新月形的卵塊。根據其身體顏色,硏究團隊把該新物種命名為「褐帶背鰓海蛞蝓」。

浸大團隊指研究突顯香港有豐富生物多樣性 促資助培養相關人才

負責主導本次研究的姚景峰指本種珊瑚密度不高,多年前已開始做類似研究,但以往會利用形態學辨別,但若外觀太相似會容易犯錯。現時則採用DNA辨別方式,因此能確認該物種是屬於同類或其他物種。姚再指1禮拜內就能完成DNA辨別,但再需1個月用形態學分析,撰寫描述文章,再需相關專家評核,要完成以上步驟大概需一年。

邱教授認為他們的研究突顯了香港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同時亦反映培養本地人才以落實「香港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邱指全世界負責生物多樣性研究人員青黃不接,全港的研究人員約有70人,而海洋生物方面更只有一半,政府需在培養人才和資助研究方面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