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團隊開發電子互動地圖 重演香港保衛戰 激發中學生歷史興趣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進攻香港,與英軍及加拿大軍等展開一場「香港保衛戰」。由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鄺智文帶領的團隊,在2019年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157萬元,為中學開發以「香港保衛戰」為主題的電子互動地圖。鄺智文指,香港地形複雜,難以單靠文字解釋軍隊行軍路線,若同一時間線牽涉不同戰事更是難以表達,但透過互動地圖,能更清楚表達當時的空間概念。
電子互動地圖系統亦清晰記錄當時參戰的部隊、軍事建築、戰時人物故事、戰爭罪行、戰役前後影像、戰時武器以及民防設施等。團隊與教育局合作在未來為教師提供簡介會,培訓老師運用地圖教學,期望明年下半年可正式在課堂上使用。
互動地圖開放予公眾使用
由鄺智文帶領的團隊自2011年起研究1941年「香港保衛戰」,更在2019年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157萬元,為中學開發以「香港保衛戰」為主題的電子互動地圖,激發學生學習歷史和數理工程等學科的興趣。
透過電子互動地圖,公眾能一目了然睇清當時各方部隊交戰的分佈,並可運用地理資訊系統顯示、儲存及分析過去的地理數據,將當時英日雙方戰時地圖覆蓋在Google地圖上,讓使用者可以隨意調較時間線,追蹤不同戰役時間變化。中英文版本的電子互動地圖已於8月29日開放予公眾使用。
香港地形複雜 一條時間線若涉不同戰事難用文字表達
鄺智文指,香港地形複雜,難以單靠文字解釋軍隊的行軍路線,若同一時間線牽涉不同的戰事更是難以表達,但透過互動地圖,能更清楚表達當時的空間概念。他續指,除了行軍路線之外,系統亦清晰記錄當時參戰的部隊、軍事建築、戰時人物故事、戰爭罪行、戰役前後影像、戰時武器以及民防設施等。
將18日戰役劃成51個時間點 三分一戰時建築物仍存在
地圖將歷時18日的戰役劃分為51個時間點,並逐一展示雙方步兵、砲兵的位置和行軍路線,包括軍隊被擊潰的位置等,更列明每個部隊的稱號及簡單介紹。至於軍事建築方面,地圖上有378個香港戰役相關軍事建築或其他地標的條目,其中大約三分之一建築物至今仍然存在。
團隊親到遺跡拍攝實照 助大眾了解建築物來源及用途
鄺智文指,有不少軍事建築照片是由團隊親自到訪遺跡拍攝,其中絕大多建築物未有標上其歷史背景,而行山人士便可以透過互動地圖,更了解每個軍事遺跡及其名稱。他以「香港仔掩蔽部」為例子,不少人未必知道該建築物的來源及用途,又解釋掩蔽部一般是當時為駐軍提供宿營和儲存空間,其中有十字標誌的掩蔽部則是前線救護站。
花兩年研究蒐集一手史料 包括戰犯審判紀錄及日軍相簿
為了加強地圖趣味性,團隊亦在地圖加入每個地點的人物故事,例如較為人熟悉的張愛玲、羅遜准將等。團隊花近兩年時間研究和蒐集與「香港保衛戰」相關的一手歷史資料,包括戰犯審判紀錄以及從舊日本網上書店購入的日軍軍人相簿。鄺智文指,雖然未能夠辨悉該名軍人的身份,但相簿內記載不少戰役時的香港照片,例如炮台、日軍軍人合照等。
將為中學教師製作簡單版互動地圖教材
鄺智文透露,未來會為中學教師製作較簡單版的互動地圖教材,亦會與教育局合作為教師提供簡介會,簡介互動地圖的用法及操作,培訓老師運用地圖教學。他期望,可於來年下半年正式在課堂上使用,另外亦會繼續優化公眾被的互動地圖,例如加入搜尋器等。
該計劃的團隊成員包括浸大歷史系主任劉詠聰、教授黃文江、副教授帥德威、譚家齊,以及軍事史學者Tony Banham、蔡耀倫及高添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