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緩中區擠塞 電子道路收費計劃公眾諮詢 較多意見支持按次收費
擾攘多年的電子道路收費計劃終於有進展!運輸署今(17日)發表「中環及其鄰近地區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公眾參與活動報告,當中提到政府「下定決心」要推行先導計劃,同時亦在意見中歸納出5個個收費區範圍,並稱收到較多意見是支持按次收費模式,收費水平則傾向訂得較高。
至於下一步工作,報告指政府將委聘顧問為先導計劃進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以制訂先導計劃詳細落實方案。
討論超過20年的電子道路收費計劃終於有眉目,政府去年就先導計劃進行公眾諮詢,並收到515份意見書。整份公眾參與活動意見書,就着6個元素和3個相關事宜進行諮詢,6個元素包括收費區、收費機制、收費時段、 收費水平、豁免及優惠,和科技;而3個相關事宜則分別是私隱、成效和配套措施。
運輸署在報告中明言,先導計劃事在必行且下定決心要推行,並重申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曾指,現時已經不是「會否」推行的問題,而是「怎樣」推行的問題。縱觀全份報告,署方就先導計劃的收費區歸納出5個主要範圍,包括是第一只局限於中環,第二中環、上環及金鐘,第三中環、上環、金鐘、灣仔及銅鑼灣,並伸延至海底隧道及其周邊的連接道路,第四港島北區、尖沙咀及西九龍,以及第五中環以外的地區(例如東九龍)。
17-18立法年度完成三隧分流顧問研究
其次,報告亦顯示較多意見傾向按次收費模式,要考慮向於指定時間內,駛經多個收費點的車輛,只收取一次費用;而收費的水平主要意見是希望訂得較高,因為成效會較大;同時,有意見認為港島區的交通擠塞問題與3條過海隧道流量不均有密切關係,故此署方表示已在今年1月開展了一個顧問研究,考慮3條過海隧道分流的具體方案,包括分流後隧道連接路的行車流量,及對相關地區的交通影響。署方承諾會在2017-18立法年度內,完成研究並將擬議的具體過海隧道費調整方案,提交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討論。
不過,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的具體細節仍未有定案,政府會委聘顧問為先導計劃進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以制訂先導計劃詳細落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