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不醉】5大關鍵:如何控制飲酒速度 酒前食牛油麫包打底

撰文:朱韻斐
出版:更新:

「又到聖誕,又到聖誕!」一眾派對動物又準備出動狂歡,當然少不了飲酒助慶,但如果不熟「酒性」,如何一夜練成「酒筲箕」千杯不醉,防止派對上儀態盡失、甚至遇上意外?《香港01》找來醫生和紅酒專家教路,提提你飲酒小貼示,以及吃大餐之餘又不會肚子脹:

1) 飲酒前要吃甚麼「打底」?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姚志謙表示,酒精主要由小腸吸收後進入血液,若然空肚喝酒,酒精很快就會到達小腸並「入血」;相反,若喝酒前先進食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如肉類等,就能有效減慢胃部將食物排到小腸的速度,從而減慢酒精入血而出現嘔吐和暈等徵狀。香港葡萄酒商會理事黃大鈞則分享個人經驗指,含脂肪的牛油麫包是酒前「打底」的好選擇。

參加派對前,不妨先進食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打底」,助減慢生醉意的速度。(Getty Images)

2) 酒愈甜愈易醉?

甜甜的、易入口的酒除了令人易飲多兩杯外,黃大鈞指,甜酒中的糖份能加快酒精帶入血液的速度,「若飲完烈酒後最後再飲香檳,好似『帶你上路』,糖粉能加速將早前烈酒的酒精帶入體內」。黃大鈞續指,酒精度較低的和少糖的酒類,如啤酒和淡身的紅白餐酒都是較不易醉的選擇。

較甜身的香檳是易醉之選!想多喝一點就可轉飲少糖的啤酒和淡身的紅、白酒。(Getty Images)

3) 溝酒飲更易醉?

姚志謙表示,沒有證據顯示,溝酒飲更易醉,酒醉與否主要基於有多少酒精進入血液。黃大鈞亦表示,溝酒飲較易醉的說話無科學實證,反而飲酒的速度更為關鍵,「慢慢飲可以冇咁快到頂、捱耐啲」。黃大鈞又提醒,若發現自己開始出現頭暈、反應遲緩就應該停止喝酒;若到嘔吐、行為失控才停止喝酒就太遲。

黃大鈞(右)表示,溝酒飲較易醉的說話無科學實證,提醒大眾要按自己能接受的速度喝酒。(資料圖片)

4) 宿醉怎麼辦?

姚志謙表示,醉後謹記多喝水,助稀釋血液內的濃度,並加快酒精排出體外的速度。有不少人誤以為喝酒同時能攝取水份,但黃大鈞提醒,如威士忌般的烈酒水份較少,若不斷喝酒易令身體脫水,會更易醉倒和翌日宿醉頭痛欲裂,因此參與派對時,在酒與酒之間不要忘記喝水!

酒後多喝水能助稀釋血液內的濃度,加快酒精排出體外。(Getty Images)

5) 吃聖誕大餐前應吃多點蔬果「打底」?

不少人大餐不忘追求健康,會謹記多吃水果。但姚志謙指,這反而易出現消化不良,因為身體對於「高發酵性碳水化合物」吸收力低,大腸消化時易產生更多氣體,出現消化不良之感。「高發酵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含果糖、寡醣及乳糖的食物,其中包括常見的水果、果汁、西蘭花、薯仔、芋頭、豆類食物。不想吃大餐「個肚脹住脹住」,姚志謙說,就要控制吸取這類食物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