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劈酒注意】坊間解酒丸難解酒 食牛油飲牛奶助「打底」?
撰文:張善彤
出版:更新:
聖誕佳節將至,不少市民已準備當日飲酒狂歡。有人為做「酒筲箕」,飲酒前嘗試吃牛油,又有人希望盡快解酒而食解酒丸。香港藥劑專科學院指出,市面上的解酒丸成份與保健產品無異,根本無一款解酒丸有解酒作用,反而多喝水,敷熱毛巾,效果更顯著。至於食牛油「打底」亦無阻減慢吸收酒精。
坊間一直盛傳不同的飲酒「打底」,或解酒方法,藥劑師拆解3大謬誤。
食牛油、飲牛奶打底?
香港藥劑專科學院院長鄭綺雯指出,部分飲酒人士飲酒前會先飲油、食牛油或飲牛奶「打底」,「他們誤以為可以滑走酒精,其實不可以」。
扣喉減吸收?
有人會於飲酒後「扣喉」,務求嘔出酒精。鄭綺雯解釋,「身體吸收酒精的速度很快,嘔出來其實都於事無補」。
解酒丸提升代謝作用?
臨近佳節,市面陸續出現形形色色的解酒丸,聲稱成分天然、可提升身體對酒精的代謝作用或延遲酒的吸收。香港藥劑專科學院副院長吳彬彬強調,市面上沒有一種有效解酒的解酒丸。他解釋,坊間的解酒丸沒有註冊藥物成分,成份只等同保健產品。部分解酒丸的成份雖然會增加腸胃黏膜厚度,但目前未有大型臨床研究,證明解酒丸能發揮解酒功效。
鄭綺雯補充,部分解酒丸含中藥成分,例如人參、茯苓、艾草等,對正服用西藥的人士或會有不良影響,包括心跳加速、緊張等。她建議,腸胃敏感、患有心臟病、血壓高、糖尿病等患者,應先留意解酒丸成分,以免相沖。
她強調,飲酒後可多喝水、多排尿,有助身體排出酒精。另外,用熱毛巾敷頭、臉部,亦有助盡快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