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人文課程逾百改動 諮詢問卷只設兩條題目收集意見
撰文:何敬淘
出版:更新:
教育局正就更新中小學各科課程進行諮詢,其中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 ,6大範疇上學習重點和必須學習的內容均有逾百項更新,例如加入初小生需學習《基本法》、初中課程刪去「公義的重要性」等。不過是次諮詢的問卷,只以兩條問題收集學校對逾百改動的意見,有前線教師認為不足以反映持分者意見。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如回應者對個別項目有意見,可在問卷上預留的空位寫下,又提到學校問卷的設計需力求簡潔,有關安排旨在平衡問卷長度,以及回應者的專注力和承受力。 教育局又提到,在問卷調查外,還會以諮詢會及焦點小組會議等方式收集意見。
課程逾百改動 教育局問卷只設兩題目收集意見
教育局今次就中小學的人文課程改動逾百項,主要改動內容包括課程的核心元素和學習重點;不過教育局在諮詢問卷中,只有兩條提及相關內容,問卷內容如下:
1. 就修訂人文課程學習重點收集意見
2. 就中小學人文課程核心元素(即必須學習的內容)收集意見
資料來源:課程發展議會《學校問卷更新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小一至中六)》(文件原文)
前線教師:持分者不能透過問卷反映意見
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內務副主席關展祺認為綜合問法不能夠反映持分者的意見:「起碼你要分開三項問我同不同意,修定的、新增的和刪去的內容。」鴨脷洲街坊學校校長馮碧儀認為問卷問法有問題:「可能80%的修改準確,20%的修改不準確,如果老師和校長不細心看,會很危險。」香港通識教育會主席許振隆指他未細看問卷,不適宜對問卷的設定回應。
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副教授梁恩榮認為文件談及刪去「公義」,背後有一個明顯的價值取向,需一場深入的討論,現時問卷的問法不理想。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認為相關的問法或令調查結果的信度成疑,作答者未必能如實反映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