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走塑|推外賣走盒優惠反應一般 黃傑龍嘆難鼓舞 籲先走餐具

撰文:勞敏儀 黃金棋
出版:更新:

疫情下外賣大增,分飯、分湯、附餐具,即棄餐具命運終結在垃圾桶,產生大量廢塑膠。有食肆曾嘗試「變陣」出撃,推出自攜餐盒買外賣優惠,讓客人自行把堂食餐點入盒,減交叉感染風險,期望減少耗用即棄外賣盒。不過成效就不似預期,響應的客人僅佔大約一成。
新上任環境運動委員會主席、叙福樓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傑龍估計,即棄餐具用量較疫情前至少大增數倍,在抗疫新常態下,要堅持環保之道,即棄用品要「應使則使」,食肆亦要盡量避免主動提供即棄餐具、鼓勵顧客自備餐盒。
【抗疫一周年系列報道之七】

「疫下走塑」系列:

疫下走塑|發泡膠廢物大增 回收量升逾60% 機構冀政府推廣回收

疫下走塑|OL為同事帶飯慳百件膠 素食者:疫情是對環保的試煉

+5

港府多次收緊防疫措施,想要到餐廳堂食也突然變成難事。黃傑龍說,當局禁止晚市堂食後,外賣生意雖一度大增,不過食肆整體生意仍然大跌7成,主要受遊客生意減少影響,亦估計與市民多了回家用膳有關。在經濟低迷下,他估計去年包括廚餘的商業廢物或許大減,有機會令整體廢物量下降。

食肆求存用外賣優惠招徠,不過外賣伴隨的即棄餐具用量也倍增。當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區擴散,黃傑龍承認,防疫始終是首位,做外賣生意難避免提供外賣盒,只能呼籲做到「應使則使」,避免出現「膠災」,「有時一份外賣畀5、6個盒,每樣嘢都要分開擺,係咪真係有需要?」

他考慮多方意見後,旗下食肆決定提供額外折扣,鼓勵客人自攜餐盒買外賣。職員會如常用堂食用具送上枱面,客人可慢慢將食物放入自己帶來的餐盒,避免把病毒帶入廚房,但響應的市民只佔一成,「唔係一個值得鼓舞數字,但係一個好開始,始終要付出努力先做到」。

黃傑龍估計,即棄餐具用量比疫情前大增數倍,疫下環保之道只能是「應洗則洗」。(資料圖片 / 歐嘉樂攝)

外賣增 拒用發泡膠盒

在外賣餐盒選擇上,從環保程度最低的發泡膠盒,其次到可重用膠盒,然後再到紙盒或聲稱可降解的餐盒。黃傑龍說,越環保的餐盒,價錢就越貴,但他有一點堅持,就是不用發泡膠盒,也要求供應商不要用發泡膠載貨。他形容發泡膠是最差的盛載工具,一來不環保,二來會掉膠粒,衍生食安問題。

在抗疫後期,選擇用環保餐盒的食肆增加,廠商產量隨之增加,才令價格差異稍稍拉近,終於令更多食肆「揀得落手」。他說,外賣提供可降解環保物料底盤,價錢仍較普通膠盒貴一倍,「唔用當然係最好,但禁堂食下,無可避免要多做外賣,(外賣盒)係壞之中揀個比較好」。

黃傑龍背囊中常備私伙餐具,建議市民即使疫情期間難避免要買外賣,也可向餐廳主動提出「唔要餐具唔該」。(黃傑龍fb)

籲主動「走餐具」

至於疫下如何走塑,黃傑龍建議餐廳切勿主動提供即棄餐具,認為疫情下不少市民買外賣回辦公室用膳,在工作地方擺放一套餐具並非難事,又認為「走餐具」人人可做到,自己背囊中亦常備私伙餐具。

黃傑龍新上任環境運動委員會主席一職,接替將赴新加坡任教的中大前校長沈祖堯。他透露,已約見餐飲業探討減少餐盒的可行性,但目前普遍認為盡快開放全日堂食才是最佳「減塑」方法。他又建議,除非經常出入高風險地方,否則可用重用口罩取代單次使用的口罩;消費者亦可選購家庭裝防疫用品,再倒入可重用的小瓶使用,「環保其實離我哋好近,稍行多一步,甚至可以慳錢」。

黃傑龍(右)新上任環境運動委員會主席一職,接替將赴新加坡任教的中大前校長沈祖堯(左),上任後希望與餐飲業探討減少餐盒的可行性。(黃傑龍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