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成新常態 學者憂港人增情緒病危機 促港府修補精神健康缺口
新冠肺炎疫情陰霾未散,官方呼籲港人或要迎接抗疫新常態。面對種種未知與不安,專研本港精神健康政策的港大教授謝樹基認為,本港未必會湧現大量情緒崩塌個案,但疫情曠日持久,出現抑鬱或焦慮等病徵人士將隨之增多,需要特別留神。他又特別提到,社會經歷連串不安、9月立法會選舉亦將至,將加深潛在挑戰。
有危亦有機,步入後疫症時代,身兼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的謝樹基認為,正好提供契機予港府填補服務缺口及重整公眾教育規劃,包括向經歷連串社會震盪的年輕人提供具針對性的支援。
系列報道
抗疫成新常態 學者憂港人增情緒病危機 促港府修補精神健康缺口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謝樹基指,心理狀況可循兩大元素審視,即外在壓力和個人心理質素,「抗逆力唔好,少少事都會騰雞」,部份內向或怕醜人士面對壓力時,則會比較「遴迍」。他相信,雖然疫情仍然持續,惟不會突然湧現大量精神健康個案,因確診與否需符合嚴格標準。但他預料,出現病徵的人士將會增加,例如易有抑鬱徵狀,「會唔開心,瞓得唔好」,或有焦慮情緒,「可能會頻頻檢查口罩、手部乾唔乾淨,諗自己出唔出街好。」
疫情下,市民或面臨巨大精神壓力,社交距離或造成孤獨感;疫情難防,部份人的思維亦有可能趨向災難化,「例如有人搭𨋢咳,可能會無限放大」。至於精神病復元人士,亦有可能受疫情所困,出現行為異常,例如緊張口罩存量,如數家珍,甚或疑神疑鬼,或與家人磨擦增多等。但他提醒,不應過度演繹,將所有行為病態化,因事實可以是一體兩面,「其實佢或者係緊張,想保護自己。」
後疫情時代,正好提供契機重整本港精神健康服務。謝樹基認為,港府應認清現時服務缺口,以及快速識別高危群組,及早發現與介入。他提到,青少年有服務需要,受疫情影響,學生停課多時,重返校園時需要多方準備及心靈支援,加上早前社會不安寧,年輕人被標籤,亦憂心前途及工作去向,承受巨大壓力,他認為港府需多加留神。
謝樹基補充,小學生輪候公共醫療的精神科時間甚長,但不能置之不理,而長者精神健康亦應納入長遠規劃藍圖,認知障礙及抑鬱個案與日俱增,雙老自殺亦時有所聞,政府理應積極迎對。
他又謂,港人對情緒病的接納程度較以往增加,「起碼有藝人會願意現身說法,講自身困難同挑戰」,情緒病復元人士亦願意受訪分享,「五年前都未必咁多,可能都會戴晒口罩(遮蓋容貌)」,但他認為現時的公民教育欠缺系統,難以全面「入屋」,亦令公眾認知停濟不前。謝以新西蘭為例,指當地精神健康教育以年計,亦循序漸進簡介各類情緒及精神疫病,形式有別於本港的「即興式」(ad-hoc)教育。他認為,港府宜趁機重整及思考公眾精神健康模式。
▼限聚令延至6月4日 多項設施重開有期▼
疫情下,世界常態轉變,他認為亦是時機探討精神健康服務的新思維。他表示,傳統面談模式有其價值,但隨著視像平台於抗疫時代冒起,亦可趁勢研究如何善用科技,應用於精神健康服務,「網上起碼唔使舟車勞頓。」謝又表示,現時服務主要以專業主導,「但無可能廿四小時運作」,未來方向可循鼓勵民眾自發著手,由復元人士互相支援,鞏固支援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