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引述毛澤東感謝日本言論 楊潤雄:與試題爭議是兩碼子的事
2020年中學文憑試歷史科昨日(14日)開考,當中有題目問及考生是否同意在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試題引來社會爭議,教育局更於昨晚發聲明譴責,稱「嚴重傷害了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受到莫大苦難的國民的感情和尊嚴」。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午會見記者,有記者在席上引述中國前領導人毛澤東在外交場合感謝日本的言論,質疑教育局是否同樣認為傷害國民感情。楊潤雄回應指,每人說話的背景不同,「未必完全可以從字面去解釋」,又強調與試題爭議是兩碼子的事。
考評局歷史委員會主席劉智鵬教授讚成取消這條題目,因為題目兩份閱讀資料均是單一方向,如何評分將會成疑,「例如學生如果答利多於弊,咁仲會唔會可以攞到5**?」
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到,歷史上不是首次有人討日本對中國的利弊問題,引述中國前領導人毛澤東曾對日本資本家說過,「如果沒有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大規模侵略,霸佔了大半個中國,全中國人民就不可能團結起來,反對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也就不可能勝利。」楊潤雄被質問,上述說法是否又傷害了中國人的感情,會否對言論深表遺憾,並予以譴責。
楊潤雄:說話背景未必完全可以從字面去解釋
楊潤雄回應時指,上述是一段毛澤東於交外場合講的說話,相信每段說話背景不同,各有想表達的意思,「未必完全可以從字面去解釋」。他強調,現時的爭議是應否把這些資料放在文憑試題目中,從而讓學生分析、結論,「呢樣嘢同我哋講緊某一個人、某一個領導人講嘅嘢,去講啱定唔啱,係兩碼子嘅事。」。
考評局歷史委員會主席劉智鵬:題目不道德應取消
教育局今次罕有公開要求考評局取消歷史卷其中一條題目,課程發展議會轄下考評局歷史委員會主席、嶺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智鵬表示,讚成取消這條題目,因為今次試卷出題有問題,兩份閱讀資料均是單一方向,引導性好強,印象中過往未有這種情況;其次,即使題目屬開放題型,但是題目以「利多於弊」的去考量1945年前中日關係,當中涉及人命傷亡的侵華歷史,「好似考量有咩著數、會唔會蝕底,題目問法並唔道德。」他指,考評局非首次取消題目,認為取消題目是合理決定,因為如何評分將會成疑,「例如學生如果答利多於弊,咁仲會唔會可以攞到5**?」
不過,有不願具名的歷史科老師認為,考評局有一套嚴謹機制去設題及審題,「題目可謂千錘百鍊」,認為考題本身沒有問題,而題目分析涵蓋1900年至45年間的中日關係,並非僅泛指八年的中日抗戰歷史,批評教育局以民族情感包裝政治考慮,取消該題目,形容決定是「史無前例」,對考生做法亦不公平。
他指,今次涉及為卷一第2(c)題,一般卷一較卷二容易作答,而且設有閱讀資料以助分析作答。卷一設有四條必答題,每條作答時間約半小時,但部份能力較弱的學生,或會花較多時間作答首兩條題目,有時未必可以完成整份試卷,若取消題目,即使分數會作調整,亦難以彌補失去的答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