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丁風雲】40年來丁屋肥肉有幾大? 拋離四大地產商全年盈利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新界丁屋政策至今實施了43年,發展商結合原居民利用丁屋政策興建丁屋屋苑,這塊肥肉到底有幾大?

 

《香港01》蒐集政府數據、立法會記錄,及72年以來各項指數,估算出1976年政府設立丁屋轉讓限制至今,產生的龐大財富高達700億元現值,相當驚人。700億元,差一點便可以興建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亦是本港四大地產發展商(長實、新鴻基、恆基、新世界)最新公布的全年核心盈利(約500億元)還要多。

 

補地價轉售之丁屋佔三分一

 

發展局向《香港01》提供了由1976年丁屋轉讓限制實施至2015年12月,所有經補價轉公開出售、即撤銷轉讓限制之丁屋數量,總共為13,117幢,佔所有丁屋總數40,456幢的三分之一。

 

根據2015年樓市價格,每幢丁屋平均市價約為1,300萬元;另外,記者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的售樓指數,推算每年全幢丁屋的市價,1972年的丁屋售價約為100萬元。記者透過發展局取得1976年以來經補地價公開出售之丁屋數量,乘以每年丁屋的推算售價,再以每年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作調整,計得總收入為1,019億元。

 

總收入減成本及補價得出利潤

 

根據政府規定,取得免費建屋牌興建的丁屋,獲批完工證後5年內撤銷轉讓限制,便要補地價。根據地政總署資料,1976年至今,政府所收補足地價總額為115億元,調整後現值為153億元。

 

同時,興建丁屋亦須要建築費與裝修費。根據目前的市況推算,2015年興建一座3層700呎丁屋,配以中高檔裝修,均價為170萬元一幢,以上述方式推算,得出43年來修建丁屋總成本為158億元。最後,以總收入扣減修建成本和補地價金額,得出發展丁屋的總純利為708億元。

 

肥肉誰瓜分?

 

這塊肥肉大部分落入發展商袋中,小部分為原居民所得,另有一部分被相關人士瓜分,包括協助疏通的地區勢力人士,甚至部分村代表。

 

報料請致電或WhatsApp 「01線報」:6511 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