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劇團40周年 見證本土創作興起 成立文獻庫冀保留經典

撰文:黃詠榆
出版:更新:

成立於1979年的中英劇團,40年來演出過多齣膾炙人口的經典。新任藝術總監張可堅早前於4月1日上任,憶述劇團過去點滴,直言1985年上演的《我係香港人》「轟動劇界」,又指於 80年代末開始興起本土創作。
劇團歷史悠久,於去年成立首個文獻庫,冀保留舞台經典。曾任劇團「掌門」25載的古天農感慨道:「香港常說要保育,很多時只是硬件,而軟件的沒有了就沒有了。如果我們不做,誰做?」他們亦希望籍此推動其他文化團體成立資料庫。

古天農、張達明、張可堅(左起)一同回顧在中英劇團的一點一滴。(黃詠榆攝)

關心社會的戲劇人  80年代末本土創作興起

中英劇團總經理、新任藝術總監張可堅早於1982年與劇團結緣。張於當年加入劇團擔任全職演員,亦是劇團首批華人演員之一。「戲劇人是很關心社會。」張憶述,於1985年上演的《我係香港人》可謂「轟動劇界」,「因1984年時中英協議草簽,時任外藉藝術總監透過這齣劇,探討香港人的身份、歸屬感。」

張可堅又指,香港話劇界早年以翻譯劇為主,惟觀眾人數有時未如理想,直至《我係香港人》,及後改編外國劇本、融入本土元素的《元宵》、《女大不中留》等劇作大獲好評,及受時代背景影響,故本土創作在 80年代末興起。

張可堅(右)指,1985年上演的《我係香港人》可謂「轟動劇界」。(黃詠榆攝)

望達致「全民戲劇」 培育新一代演員、感染觀眾

由早年到越南難民營表演,再到近年辦長者口述歷史話劇,社區永遠不乏中英劇團的身影。張可堅坦言,劇團最大目標是達致「全民戲劇」。四十年的歷史,提供過大大小小的機會予演員、啟發過無數觀眾,「我們影響很多人投身戲劇界,有些是他們小時看過我們的巡迴。」他又相信,戲劇能帶給觀眾回憶,並引起社會共鳴。

資深編劇、導演及演員張達明笑言:「中英是我人生唯一一份全職合約工作。」1988年剛從演藝學院畢業,初出茅廬的他對戲劇充滿夢想,加入了中英任全職演員。在中英,他初嘗創作的長篇劇作《客鄉途情遠》,更為他奪得第一屆香港舞台劇最佳導演及最佳劇本。

張達明(左)亦曾任職於中英劇團。(黃詠榆攝)

曾任劇團「掌門」25載 古天農任內推動成立文獻庫

中英劇團於去年成立首個劇團檔案文獻庫,整理各種形式的製作紀錄、繪本、場刊、劇照等。曾擔任中英劇團藝術總監25年之久的古天農,感慨道:「平日與長者辦口述歷史劇,我跟他們說,香港常說要保育,很多時只是硬件,軟件的沒有了就沒有了。如果我們不做,誰做?若希望得到別人尊重,先尊重自己。」文獻庫現由中英劇團文獻主任陸詩恩主理,至今已整理了過千份藏品。

「『零與無限大』中英40周年回顧展」將於4月4日至13日於文化中心大堂舉辦。現場會展出約25組展品,當中包括劇照、海報、手稿等的珍貴藏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