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發現託兒服務不足 僅2%受訪者使用過服務 兒童照顧者壓力大
香港人壓力大,有團體早前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過半兒童照顧者受精神健康困擾。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和香港婦女勞工協會藉國際婦女節前夕舉行集會,希望喚起社會對兒童照顧者的關注,有近百人出席。
有全職主婦坦言,為照顧幼子及年屆84歲的婆婆,無奈辭去全職工作,只有任職工業的丈夫獨力支撐家庭,「現在開支增加,收入減少,壓力較大。」她批評即使跨區,託兒服務名額也十分少,對她們這種家庭無幫助。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期間進行了一項調查,成功訪問443名育有12歲以下的兒童照顧者,當中57%為家庭主婦,32%為在職人士。參照「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抑鬱量表」,57%受訪者精神壓力達16分或以上,即精神健康受抑鬱情緒困擾,當中七成情況嚴重,主要壓力來源為子女。
調查又發現,只有2%受訪者曾使用不包括幼稚園及小學在內的託兒服務,沒使用服務主因包括服務名額不足,找不到相關服務,及輪候時間長。
范太育有一名1歲10個月的兒子,並需照顧年屆84歲的婆婆。本身任銀行職員的她無奈辭去全職工作,成為全職家庭主婦,只有任職工業的丈夫獨力支撐家庭,「現在開支增加,收入減少,壓力較大」。她表示,她會擔心兒子生病,兒子生病時,自己也「睡不到、吃不到,精神壓力很大。范太曾尋找託兒服務,但所住的觀塘區並無託兒服務提供,即使跨區,託兒服務名額也十分少。她又指,曾打算找社區保姆,但因每次的社區保姆都不同,擔心其為人及環境,最終也不了了之。
出席集會的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表示,回歸前託兒服務名額過千,現在卻只餘下738個,即220名小朋友爭一個名額。有家長更會在懷孕期間,拿著超聲波照片到託兒服務中心輪候,但也未必能取得名額。他又指,部分地區如南區、大埔區甚至沒有名額,區內人士需跨區尋找託兒服務,建議政府善用空置校舍。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上周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以200億元購私人物業作社福設施。出席集會的立法會議員黃碧雲認為,財政預算案並無支援婦女的措施,希望政府在區內提供託兒服務,但要確保200億元並無任何利益輸用。
協會建議政府增加資源,包括善用閒置校舍及官地,興建託兒設施,並增撥資源予現有校舍合作,提供課後照顧及託管服務,以及在賣地條款上,加入提供託兒服務設施的規定,並提高託兒服務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