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指廣東話地位被打壓 學界:普教中無助提升中文 中學廣教中

撰文:鄺曉斌
出版:更新:

普教中問題,在本港經常引起熱議,早前有報道指,有小學生若在學校內說廣東話會被罰抄,民間團體港語學今日(21日)舉辦記者會,批評普教中政策是制度暴力,更冀西方社會關注。
事實上,教育界在普教中議題上一直存在分歧,有小學校長更直言,「普教中」對提升中文水平並無特別幫助。資深中文科教師則認為,中學較少採用普教中是因應公開試要求的現實考慮,明言不支持普教中:「以廣東話理解文言文已經很難,莫講普通話。」

早前有報道指,有小學生若在學校內說廣東話會被罰抄;港語學、學生獨立聯盟、香港民族陣線及學生動源等組織早前收集1,700名市民的聯署,將致函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歐洲人權委員會及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反映本港政府及部分學校以「普教中」為由,打壓廣東話的母語地位,期望可引起西方社會關注。

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又指,各個組織將發起為期一個月的「一人一信」行動,透過街站及互聯網收集市民的意見,然後寄往涉事學校,要求對方回應。

王美琪明言不支持普教中:「以廣東話理解文言文已經很難,莫講普通話。」(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事實上,「普教中」經常引起熱議,根據語常會於2015年的調查,全面普教中的小學佔16.4%,大部分小學則是採用部分「普教中/廣教中」,佔55.3%。普教中在中學的「市場佔有率」更低,全面普教中僅佔2.5%,全面廣教中則是主流,佔逾六成(見下表)。

中學面對現實公開試 主流均以廣東話教中文

資深中文科教師王美琪認為,中學較少採用普教中是因為現實考慮,目前主流學生均會選擇以廣東話應考中文聆聽綜合卷及口試卷,而小學則只是以「普教中」作綽頭,大部分在高小時會回歸「廣教中」。她認為,除非相關學生的母語是普通話,否則對於一般香港學生而言,「普教中」與「廣教中」學生的中文能力沒有差別。

雖然王美琪曾兼任普通話科教師,但她明言不支持普教中:「以廣東話理解文言文已經很難,莫講普通話。」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初小用普通話教 高小用廣東話教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是部分「普教中/廣教中」的一員,校長張偉菁早前接受《香港01》訪問時明言,「普教中」對提升中文水平並無特別幫助,但由於學生必須熟悉「兩文三語」,因此於初小採用「普教中」是希望為學生提供語境,對日後學習普通話更有利。她表示,由於大部分中學均採用廣東話教學,因此高小採用「廣教中」,讓學生可更佳銜接。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校長張偉菁明言,「普教中」對提升中文水平並無特別幫助。(余俊亮攝)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系主任施仲謀分析指,由於廣東話是普遍港人的母語,師生的理解一致,尤其是教授唐宋詩詞時,廣東話的韻調與唐宋時期的韻調相近,朗讀時的平仄、入聲、押韻更佳;惟「廣教中」的缺點是不能「我手寫我口」,「普教中」則對學習語體文有幫助,可解決廣東話口語與書面語不一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