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為專注力不足ADHD女兒辭工 賣樓付治療費:唔食飯都要醫個女
有特殊學習需要(SEN)的學生往往需要更多照顧,身為家人看在眼內難免心痛,更遑論高昂的治療費用,隨時令照顧者心力交瘁。
「見到個女飯又唔食,日日係度喊。」伍女士的女兒現年10歲半,兩年前開始出現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的徵狀。原本打算輪候公立醫院的專科服務,惟於輪候期間,女兒開始出現撞牆、搣自己等自殘行為,最後被迫向私家醫生求診。不過,高昂醫療費用令伍女士漸吃不消,為照顧女兒,她不惜辭工、賣樓,「作為媽媽我唔食飯都要醫好個女先!」
有關注團體建議,政府應透過公私合營模式,資助私人機構提供相關的醫療服務,以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根據衞生署資料,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主要徵狀包括,難依照指示做事、經常胡亂走動,及自我規管能力較弱等,往往會令學童於學業及社交上出現困難。根據醫管局數字,2017年至2018年,確診為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18歲以下患者,並於醫管局轄下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接受治療的人數為14,000個,較前一個年度的12,700人,上升1,300人。
輪候公立醫院服務需時三年 私家收費高昂
伍女士的女兒於兩年前出現ADHD的徵狀,包括脾氣變差、經常欠交功課等。對病症毫無認識的伍女士,初時僅以為女兒反叛、懶惰,後來經社工轉介下前往賽馬會診所檢查,再獲轉介信到公立醫院輪候專科服務。伍女士稱,當時滿心歡喜以為女兒的病情有轉機,豈料輪候時間竟高達3年,令她頓時希望全滅,「我問佢(醫生)有無得快啲,佢話有,去樓下睇私家。」
「搣到自己流晒血,又撞牆」
儘管私家門診費用高昂,診金每次高達2,000元,伍女士説「為咗個女都要去。」不過仍須排期3個月,期間女兒情況漸漸惡化,更出現自殘的情況,「搣到自己流晒血,又撞牆。」伍女士稱當時仍未知女兒患有ADHD,形容母女關係惡劣,「每朝返學都係度拉鋸,日日接到老師電話,我都想搵窿捐。」
每月醫療費用達萬元 母親需靠安眠藥入睡
其後,學校老師懷疑其女兒患上ADHD,建議求診私人精神科醫生,「嗰時我先知咩係ADHD。」不過醫療費用高昂,除每月須會診2次,每次收費2,500元外,其女兒仍須每月接受2次額外心理輔導,每節收費2,500元。伍女士稱,每月單單是醫療費用已高達10,000元,等同全家每月的日常開支;加上,女兒即將面臨升中試,為有更多時間看顧女兒,伍女士更不惜辭工,甚至賣樓,「見到個女日日喊,我唔食飯都要醫好個女先。」經濟壓力固然沉重,更甚是連母親的情緒問題亦浮現,開始有失眠問題,須依靠藥物入睡。
兒子被同學排斥 母被斥「教得唔好」
同樣面對照顧壓力的有Angela,年僅7歲的兒子於小一時出現ADHD徵狀,「成績排尾二、長期被罰留堂,上堂又會亂踢同周圍走。」連帶兒子的自信心亦開始受損,「返到屋企同我講覺得自己無用,影響到其他小朋友、累到學校。」不僅兒子面對同學排斥,連家人亦遭到旁人的白眼,「(其他家長)覺得係媽咪教得唔好,教到個小朋友好曳。」
學校缺乏支援
經友人建議,Angela帶同兒子前往求醫私人精神科醫生,最終同樣確診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現時每月醫藥費須4,000元,費用固然高昂,不過最令Angela困擾的是學校缺乏相關支援。曾經停藥一段時間,不過兒子情況即回復惡劣,「當時老師話你唔食藥就唔好返,唔食藥我就繼續罰佢留堂,」加上面對兒子被排斥的情況,老師亦未有施予援手,或嘗試向他人解釋情況。為改善兒子的學習情況,她決定於下個學年轉送兒子到加拿大升學,「(加拿大)起碼唔使個小朋友8點到3點坐定定做功課。」
團體倡公私合營提供服務
專注不足/過度活躍症(香港)協會主席伍敏姿稱,現時公立醫院人手不足,令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輪候時間平均達3年或以上,導致部分家庭須負擔沉重的私家醫療費用,或令兒童錯失治療的最佳時機。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狄志遠稱,由於現時本港私營服務有能力加快有需要的兒童獲得治療,故建議政府應投入資源,透過公私營合作模式於各區提供醫療服務,並不設資產門檻。而醫管局則需成立支援小組,以備向參與醫生提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