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5個小學生一人呈抑鬱徵狀 嚴重者佔12.3% 機構指情況令人關注
浸信會愛羣社區服務處進行的「小學生抑鬱焦慮狀況調查2018」發現,整體受訪小學生的抑鬱平均值為49.4,屬於沒有/輕微程度,較去年同期平均值47.9輕微上升3%。
調查機構指,呈抑鬱徵狀的小學生佔整體17.6%,增幅為4.4個百分點,即每5個受訪小學生便有1個呈抑鬱徵狀。當中呈嚴重抑鬱徵狀的比例由去年9.7%,增加至今年12.3%,調查機構認為情況值得關注。
調查機構於本年1月至3月,向18間小學的小三至小六、年齡介乎9歲至13歲的學生發放問卷調查,共收回1,819份有效回應。
調查以「兒童焦慮和抑鬱量表修訂版」量度受訪學生的抑鬱徵狀,量表的平均值最高為141分,得分越高代表抑鬱情緒越強。本年整體受訪小學生的抑鬱平均值為49.4,屬於沒有/輕微程度,較去年同期平均值47.9輕微上升3%,當中男學生的平均分為50.5分,比女學生的48.1分高。
在壓力方面,21.2%受訪小學生表示經常有壓力,情況與去年相若;而用作量度壓力的平均分以最低14分至最高56分計算,男學生的壓力平均分為29.3分,比女生的28.1分高。
「升中選擇及適應」令最多學生感壓力
最多學生經常感到壓力的問題是「升中選擇及適應」(19.6%)、「自由/玩樂時間太少」(19.5%)及「學業成績未如理想」(18.7%)。
調查又發現,與受訪學生的抑鬱徵狀呈最強正向關係的親子衝突狀況為「父母總是抱怨我的不是」,其次為「與父母每星期至少三次向對方生氣」及「我與父母的相處並不融洽」。
調查機構指,疏離的親子關係對兒童抑鬱影響最大,風險為23.7%;其次為學業壓力(10.6%),與朋輩關係疏離為3.9%。
父母應避免「盲目反應」
浸信會愛羣社區服務處臨床心理學家李明琳建議,父母宜先冷靜下來,避免「盲目反應」,待自己的情緒平伏後,再和子女解釋生活事件及分析利弊;其次,父母應教導子女要從他人角度看問題,同時要以身作則,衝突過後要懂得道歉及修復關係。
李明琳又說,父母宜全心投入與子女玩樂,例如一起玩桌上遊戲、「做傻事」,加強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