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15周年】推土機過後 消失的社區 逝去的人情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市建局成立15年,展開了69個重建項目,耗資數以百億計。由2001年走到2016年,市區重建4個字,對舊區商戶及住戶而言,卻彷如「催魂鈴」。重建原意是為舊區改善生活及工作環境,但15年過去,市區重建在舊區住戶眼中,幾乎等同夷平紥根已久的社區的代名詞。半載家業殆滅、昔日小區情懷無聲消失。市建局在2001年成立時,「以人為本」是他們發展的信念;十年後提出新的《市區重建策略》,更強調「以人為先,地區為本,與民共議」的工作方針。推土重來的舊區,只剩一班扎掙求存的小商戶。重建為他們帶來的,是希望還是失望?推土重來的舊區,只剩一班扎掙求存的小商戶,重建為他們帶來的,是否只剩下失望﹖

觀塘重建是市建局迄今以來最大型的重建計劃,地盤面積達57萬平方呎。(鍾偉德攝)
四哥已在觀塘當小販超過40年。(鍾偉德攝)

消失的觀塘社區

觀塘重建項目,是市建局歷來最大型、耗資最多的重建項目,涉及地盤面積達57萬平方呎。計劃落實後,市建局於2013、14年分別清拆仁信里和物華街臨時小販市場,超過300個小販檔口一掃而空,而四哥就是其中之一。

四哥1967年搬入觀塘,拿着母親全副身家連同自己的積蓄,花40萬買下在觀塘仁信里舖位開始小販生意,太太則在隔壁的物華街臨時小販市場工作。兩層高的鐵皮屋建構四哥對觀塘的感情,「上午開工,下午沒事做就會帶街坊的子女去附近公園遊玩、去西貢釣魚,慢慢變成契仔契女」。專賣童裝的四哥,會將貨當作禮物送給他們,「7、8個小朋友,清一色一人一件」。近年契女結婚,亦會特意叫四哥去參加婚禮。

他憶述指,曾委託居住在物華街的露宿者在夜間幫忙「睇檔」,以免有火警發生,四哥就和其他小販每天也付們數元當作「保護費」。即使仁信里遭清拆後,他每周仍會買燒味、啤酒探望他們。但店舖的收入愈來愈少,探望次數也變得較疏,甚至不得不放棄一直助養的兒童。四哥說:「當你所有的能力也失去的時候,你連丁點兒也做不到,也許可以用心,閒時探訪他們」。

四哥:「離開很容易,留下來才難」

四哥的妻子領取小販助手牌,最終在2014年9月投得由市建局興建的同仁街臨時小販市場舖位,兩口子可繼續經營童裝店,但為守住這個地方,已筋疲力盡。

小販市場不近街市已經難做,還要用劏場形式經營,根本就是死路一條
昔日觀塘仁信里小販 四哥

位於同仁街及協和街交界的臨時小販市場,與地鐵站只有5分鐘距離,以為佔盡地理優勢,卻吸引不到人流。鄰近的大商場人群摩肩接踵,酷夏中的臨時市場就愈發冷清。因為沒有冷氣、兩個檔位之間只有5呎通道,勉強容得下兩人,在假日願意走進去的客人,一個下午不多於十個,「有時候可以五天也不開單」。四哥只能做地盤賺外快幫補生計,為了隨時可以回來,他情願出半薪,「賺的錢能補貼回來便足夠」。

同仁街臨時小販市場內不少的舖位也是空置。(鍾偉德攝)
「你看到有很多空舖,他們只是面對現實。」
昔日觀塘仁信里小販 四哥
四哥直言新市場人流少,有時候可以五天也不開單。(鍾偉德攝)

四哥曾經與其他街坊一樣,期待觀塘可以重建,改善生活。但到真正落實重建時,卻發現完全不是那回事,因為工作逾40年的檔口被列為「非法僭建物」,一個期限、一筆援助金,驅散一班植根觀塘數十載的小販:「原本社區的人去了哪兒?全部都被消滅了。」

至今觀塘的臨時市集開業逾兩年,生意沒有起色,四哥直言也有想過結業,但始終難捨,「不捨得這裏,畢竟我靠這個地方生活、謀生,觀塘街坊和我就像是一家人」。他設計宣傳單張貼於市集外、又擔任市集的互助委員會成員,結果單張被職員撕掉、爭取更換外圍鐵網遲遲未落實,但他仍對2019年落成的永久小販市集心存盼望,「希望生意可以轉好,讓我們有能力搬過去繼續做」。卑微的重建願望,何時能如願?

改頭換面的利東街

商戶寄望重建後的將來會更美好,俗稱囍帖街的灣仔利東街,去年終完成項目「重見天日」。昔日門庭若市的囍帖街,低矮唐樓換成新簇貴氣的豪宅「囍滙」,兩旁的小店換成名店,但老街坊說,逝去的老舖終究回不來。

林敏是其中一個遷返利東街的商戶。(江智騫攝)

重建後回歸 一切變天

利東街變成商場的名字,昔日舊商戶只有兩間重返,「新啟達」便是其中一間印刷喜帖的紙品店。「新啟達」舊舖位於利東街8號,較接近莊士敦道,新店搬到商場地牢,面積由700多呎縮細至只剩下三分之一,人流更見冷清。

負責人林敏回想十年前利東街「成行成市」,十分興盛,「客人由利東街街頭,走到巷尾便可找到所需,一條龍服務之餘又方便格價」。她無奈表示,現在一個月也有數日完全沒有生意,「希望下年尾接駁至港鐵灣仔站的行人隧道開通後,生意會較好,若以現在的生意額,很難繼續守下去」。

May姐指除了帶領導賞團,不會特別回來。(江智騫攝)

May姐是昔日利東街的商戶,租了8號唐樓「樓梯檔」經營首飾等小生意。利東街納入重建項目後,她曾渴望可以留下囍帖街原有特色,於是與街坊一起成立「H15關注組」,向城規會提交「啞鈴方案」,希望發展的同時,又能保留街道中段舊樓,卻遭城規會否決。關注組與市建局職員洽商,質問他們的重建計劃,為何無法做到「以人為本」,對方只回答一句「過路的都是人」。她再向城規會申請上訴,但未等到公布申訴結果,市建局的推土機已駛進利東街,一牆一窗,全部化為瓦礫。她批評市建局所謂的「以人為本」重建策略,實質是以錢作着眼點,「手握龐大的公權力,去選擇市區優質地來發展」。

一切努力化為烏有,如今的利東街已變得面目全非。May姐沒有再覓新址經營舊業,反而帶領灣仔保育和更新導賞團,希望用另一個形式,讓大眾記住昔日的利東街。

曾在利東街經營樓梯檔MAY姐(圖左),在利東街重建後沒有繼續其生意,改為參與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