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前瞻.醫療篇】拓基層醫療有進步 支援罕見病仍欠制度

撰文:陳芷昕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兩年,即將於明日(10日)發表第二份施政報告,成績表出爐前夕,超強颱風「山竹」把林鄭月娥民望吹至新低。明天施政報告出爐後,市民是否需要「攞特首出氣」尚未知悉,我們先回顧特首去年醫療政策進展。去年特首在醫療政策上「落重藥」,提出檢視基層醫療服務,並計劃檢討昂貴藥物分擔機制,持份者如何評價她一年來的醫療政策呢?醫學會副會長林哲玄、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及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對特首過去一年的政績投以正面一票,但同時亦提出多個更有利本港醫療的建議,希望林鄭月娥會以市民的利益為主要考慮。

特首林鄭月娥將於明日(10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資料圖片)

急症室人頭湧湧,醫護人員人手不足,特首去年提出成立基層醫療發展督導委員會,在食衞局局長陳肇始帶領下率先在葵青區設立嶄新運作模式的地區康健中心,一年過去,葵青區康健中心的選址已經確定,產業署回覆《香港01》指,就葵青區地地區康健中心的選址,因沒有合適的自置物業,產業署按要求尋找合適的租用物業供食衞局考慮,最終將設於葵涌葵昌路51號九龍貿易中心第二座 L30樓,建築面積達2.6萬平方呎。產業署已與業主就上址物業達成租賃協議,該協議亦已經生效。

食物及衞生局回覆指,當局現正為葵青區地區康健中心公開招標,邀請非公營機構營運中心的服務,成功投標者將在2019年初政府批出合約後,開始籌備康健中心,建立整套支援系統,預計中心能於2019年第三季左右投入服務。因應經驗,當局會逐步在全港18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

特首林鄭月娥將於明日(10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施政報告》網頁)

基層醫療需要公立醫院和地區康健中心互相配合

業界普遍對政府發展基層醫療表示支持,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為發展基層醫療是一大進展,但仍有改善空間,他直指對公立醫院和地區康健中心的角色定位有保留,以糖尿病病人為例,若病人感染糖尿病到公立醫院專科求診,他希望地區康健中心亦會知道病人在公立醫院求診的病歷,而醫院為病人診治後,社區康健中心亦會接力,教導病人作自我管理。而彭鴻昌便擔心兩者之間未能互相配合,會失卻基層醫療的意義。

醫學會副會長林哲玄表示,政府構思的社區康健中心是由護士為社區內的老人家作一個初步社區醫療分流,再建議老人家應該看家庭醫生、繼續吃藥,到公立醫院專科排期,還是到急症室。他擔心若計劃用得不好,康健中心的護士或治療員時不時建議長者到急症室或變相增加公立醫院的壓力;但另一方面,他相信如果用得合適,社區內的醫生和康健中心聯起來,對病人絕對有利。林哲玄直指:「無論如何,社區康健中心也是給基層醫療的發展行前了一步。」

醫學會副會長林哲玄期望,林鄭下決心為人民福祉著想,全面禁止電子煙和新煙草產品。(資料圖片)

罕見病病人需要的是「制度」

林鄭月娥去年親自接過罕見病脊髓肌肉萎縮症(SMA)病人周佩珊的建議書,3月更親自告訴佩珊新藥將引入本港,立法會議員張超雄直言特首此舉「破天荒」,惟罕見病之外,並非特首單一的憐憫就夠,他強調香港需要一套整全的罕見病制度,為罕見病病人提供適切的治療。去年施政報告提出醫管局會加快檢討關愛基金項目中病人藥費的分擔機制,指醫管局將於2018年上半年完成檢討並提出改善方案,但至今未見蹤影。

對於分擔機制中的家庭定義,張超雄建議政府參考外國做法,主要以父母及夫婦為主,不應連年長的老人家亦包括在內。醫院管理局回覆稱,顧問公司已經完成中期檢討並提交報告,而整體報告將會在2018年年底完成。

林鄭月娥去年親自探望罕見病病人周佩珊。(資料圖片)

此外,近日醫學界及教育界紛紛在施政報告發表前夕,公開要求政府全面禁止電子煙、加熱煙等新興煙草產品引入香港。他們提出各種理據,強調電子煙的有害物質絕對不比傳統煙少,希望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提出。

但回望特首林鄭月娥曾在立法會上指電子煙害處較少(Less Harmful ),究竟醫學界和教育界的強烈要求,特首會否在施政報告作出回應呢?林哲玄希望林鄭下決心為人民福祉著想,全面禁止電子煙和其他新煙草產品。他又指若因某些國際條約,而怯於立法的話,是有愧於市民。

醫學會副會長林哲玄、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對林鄭月娥過去一年就醫療上的施政給予正面評價,彭鴻昌期望她繼續解決醫護人手問題,考慮放寬外國醫生到本港執業。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則指,在多屆特首中相比,林鄭月娥的表現是正面的,望她盡快改善香港醫療系統,令市民不需用三年時間輪候公立專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