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大灣區】全面盤點跨境交通便利程度 港人北上難唔難?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隨著高鐵香港段通車,粵港澳大灣區再有標誌性的基建啟用。上回提到,交通是大灣區人員流動先決條件,而粵港兩地在陸路運輸方面,有不少關卡、配套上的局限仍待改善。今集會作一綜合盤點,評估港人循其他交通途徑北上廣東省,到底是否便利。
其中,跨境基建方面隨著港珠澳和高鐵通車,以及蓮塘口岸即將完工,暫時尚算充足,政府短期內亦沒有計劃增加新跨境基建。只不過基建有齊,使用上卻有限制,皆因港人買高鐵票行政程序有所不便,跨境價錢亦偏貴,很可能打擊港人北上廣東省的意願。

政策分析──大灣區系列:

【透視大灣區】中港牌炒賣、內地車來港爭議 交通壁壘礙人員流通

1. 跨境交通基建相繼竣工 惟「一小時生活圈」有改善空間

儘管港珠澳和高鐵兩大基建拍板及建造過程不乏爭議,通車日期也一再延遲,但總算能配合大灣區的推行開通;至於連接上水竹園區與深圳東部的蓮塘/香園圍口岸,將成為香港和深圳第7個陸路通關口岸。根據土木工程拓展處的資料,工程預料最快可在本年年底完成。

依照政府目前的說法,他們認為完成目前的工程後,跨境基建的數量暫時足夠。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去年7月回覆立法會議員謝偉俊的提問,表示除正在施工的項目以外,暫時並沒有新的連接香港及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的跨境基建工程項目。事實上,如落成已近十年的深圳灣口岸,每天車流量大約是一萬多輛,和八萬輛的設計容量,仍有相當距離。

只不過,新基建各有各的局限。例如蓮塘口岸今年8月曾爆出欠薪工潮,受總承建商「禮頓亞洲」未如期出糧拖累,逾百名泥水工一度遭分判商勒令停工。雖然事件暫時平息,但未知會否影響工程進度。

至於高鐵,雖然政府表示這是廣州與香港「一小時生活圈」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香港到廣州南最快只須48分鐘,但實際上由香港往廣州南只有「不停站直達班次」才能在48分鐘內到站,政府早前估算每日有9.6%前往廣州的班次屬直達,其餘則會在福田、深圳北、虎門等地方停站。至於高鐵停靠遠離市區的廣州南站,而不停廣州市中心,也為高鐵的便利程度打了一些折扣。

+1

2. 兩大跨境基建價錢被指偏貴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上月已公布大橋主橋收費站車輛通行費收費標準(以人民幣計算),小型客車包括私家車、出租車收費為人民幣150元,大型客車包括過境巴士為200元,穿梭巴士為300元,貨櫃車為115元,普通貨車則為60元。至於一般香港市民要搭穿梭巴士前往口岸,車費據報為80港元。

高鐵方面,車票以人民幣定價,根據每月的實際匯率折合成港幣於每月1日公布及實施。以通車首月二等座票價計算,由香港前往福田、深圳北、光明城、虎門、慶城及廣州南,折算成港元為78元、86元、109元、204元、212元以及247元。

亦有傳媒發現,在同一班次、同一段車程之下,由香港買直航票會比起分段買票貴很多,以香港到廣州南為例,差價可達五、六十元,出現「一程多價」的情況,在開通初期,這些混亂狀況仍有待改善。

總體而言,兩大跨境新基建的收費,民間和政界已有聲音指出偏貴。對一般市民而言,偶爾付一、兩次還好,如果經常要來回粵港兩地,每月費用隨時「千千聲」的起跳。如何在項目收支和吸引更多市民使用之間取得平衡,相當考驗各地政府的智慧。

港珠澳大橋即將開通。(VCG)

3. 買車票仍然不便

這是一個比較實務操作上的問題,但一直困擾部分在內地使用鐵路服務的港人。因為之前部分內地車站並不接受回鄉證掃瞄,所以在站內取票,都要用人手辦理,相當麻煩,高鐵通車後到底有沒有更好的安排,備受關注。其實2015年起,內地多個車站已逐步支援回鄉證掃瞄(大站如深圳北等都會有)。

不過最大死結,是內地電話號碼問題,因為上網買內地高鐵車票需要用內地電話號碼認證,但由於內地電話號碼要實名申請,沒有內地身分證的港人,難以申請到內地電話號碼卡。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8月接受訪問時,亦指出內地的12306購票網站,需要內地電話號碼,難以便利港人購買,正與內地商討可否接受港人以電郵登記。如果將來可以改善,會更為便利。

「八達通•嶺南通」可同時在香港,以及廣東省內多個城市使用,便利經常北上的港人。(港鐵網站圖片)

4. 「一卡通」覆蓋粵港大部分地區 使用各地市內交通方便

港人到達大灣區其他城市後,使用各地市內交通算是方便。粵港兩地早在2010年簽訂的《粵港合作框架協議》中,已提出推動跨境「一卡通」,推動香港八達通卡與廣東交通卡互通使用,納入珠江三角洲交通「一卡通」規劃之中。

到2012年,八達通與深圳通合作推出「互通行」二合一聯名卡,於2012年開始使用,不設按金,需分別在卡內兩個戶口增值港元及人民幣,只用於港深兩地;至於同年推出的「八達通.嶺南通」則涵蓋粵港兩地,初時包括廣州、佛山、肇慶、江門等一共17個城市。

隨著嶺南通使用範圍愈來愈廣,現時已有至少21個城市通用,包括深圳和東莞。所以,現時香港人北上廣東省內不同城市,使用市內公共交通已算方便,基本上做到「一卡通行全省」,關鍵是未來如何進一步推廣,令「一卡通」更加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