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疑因器官移植染戊型肝炎 一文看清戊肝病徵 食豬膶都高危?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本港疑首次發現經器官捐贈傳播戊型肝炎的個案。乙型肝炎在本港十分常見,但「戊型肝炎」則較罕有,據衛生防護中心資料,戊型肝炎是一種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臟疾病,病徵與其他種類病毒性肝炎的病徵相似,主要是透過口糞途徑傳播。急性戊型肝炎有機會引致急性肝衰竭和死亡,而患有戊型肝炎的孕婦,患上急性肝衰竭、流產和死亡風險會較高,惟目前沒有能改善急性戊型肝炎病情的治療方案。

瑪麗醫院發現有數名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同時感染戊型肝炎,初步懷疑捐贈的器官是傳染途徑。(資料圖片)

瑪麗醫院昨晚(27日)接到香港大學微生物學部門報告,指數名於今年二月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同時感染戊型肝炎,初步懷疑捐贈的器官是傳染途徑。據了解,今次是本港首次發現經器官捐贈傳播戊型肝炎的個案,事件共涉5名受贈者,其中1人已離世。

進食受污染的未煮熟豬膶有可能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圖為不同食肆的豬膶食物。(資料圖片)

急性戊型肝炎 VS 其他病毒性肝炎病徵

衞生防護中心指,戊型肝炎是一種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臟疾病,急性戊型肝炎的病徵與其他種類病毒性肝炎的病徵相似,在最初數日會出現發燒、食慾不振、噁心及嘔吐等病徵,亦會出現腹部疼痛、瘙癢、皮疹或關節痛,另外可能會出現黃疸、肝臟發大及壓痛,中心指這些症狀與其他肝病急性期的症狀很難區別,一般持續1至6個星期。

孕婦若患戊型肝炎 死亡率可達25%

急性戊型肝炎有機會造成暴發性肝炎(急性肝衰竭)及死亡,而患有戊型肝炎的孕婦,其患上急性肝衰竭、流產和死亡風險會較高,在第三孕期,戊型肝炎造成的死亡率,更可高達20至25%。

戊肝病徵與其他種類肝炎相似。 (資料圖片)

攝入污水、未熟肉類可染病

戊型肝炎主要是透過口糞途徑傳播,例如飲用遭到糞便污染的食水,其他途徑包括食用來自受感染動物而未經煮熟的肉或肉類產品。進食帶病毒而未煮熟的豬膶、海產等,都有可能感染戊肝。

此外,戊肝亦可透過輸入受感染的血液製品、由孕婦傳給胎兒。從發病前幾天到發病後約3至4星期的期間,患者的糞便中可帶有戊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的潛伏期從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後2至10個星期不等,平均為5至6星期。

三個預防方法逐個睇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目前並沒有能改變急性戊型肝炎病情的治療方案;除了暴發性肝炎病者外,戊型肝炎患者一般不需要住院,惟有症狀的孕婦,也需考慮住院治療。

中心指出,預防戊型肝炎是最有效的控制方法:

1.確保公共食水的質量標準、建立妥善的排污設施,處理污水及排泄物。

2.公眾應保持良好的衞生習慣,如用清潔的水洗手,特別是處理食物或進食前,以及如廁或處理嘔吐物或糞便後

3.應飲用煮沸的自來水、徹底清洗及煮熟食物,特別是海產、豬肉和豬內臟,避免進食生或未經煮熟的食物。

死亡率通常少於1%

衛生署病毒性肝炎預防服務網頁指出,大部份戊型肝炎患者在接受3至6週的支援性治療及休息後便可痊癒,不會引致慢性肝炎,死亡率通常少於百分之一,但對妊娠第三期的孕婦來說,死亡率可高達百分之二十。現時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戊型肝炎,而近年香港接獲呈報的戊型肝炎感染個案有上升趨勢。

HK01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