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專訪】陳劍青批缺地荒被誇大:大話講三次變真理

撰文:王潔恩
出版:更新:

房屋問題困擾港人大半生,政府不時指出,由於土地供應出現短缺,致令住屋單位供應緊絀樓價高企。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初期,亦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冀透過「土地大辯論」,為未來開拓土地工作尋求共識。
不過,民間土地資源小組成員、本士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說,政府一直帶出「缺地荒」的主題,只是為公私營合作及填海鋪路,「政府洗腦式話畀大家知唔夠地,但一公頃的公屋已經可興建1,000單位……其實認真做的話,用好少地已經得。」他批評,政府的言論具誤導性:「大話講三次就會變真理。」
(系列訪問之三)

陳劍青認為,政府一直帶出「缺地荒」的錯覺,恐怕只為公私營合作及填海鋪路。(李澤彤攝)

借「缺地」強推填海及公私合營

規劃署之前推出的《2030+》諮詢文件,曾估算香港未來將欠缺1,200公頃土地,惟土地小組卻表明數字低估實際情況,團結香港基金更指出,香港倘要改善住屋空間,需要約9,000公頃的新增土地。

陳劍青指出,政府過去一直製造「缺地荒」的畫面,向灌輸市民「搵極都唔夠地」訊息,只是為了推銷填海及公私合營開發土地,尤其是其他土地選項,並無提及發展模式,唯獨在發展私人持有農地的選項,提出以「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不禁令人懷疑整場諮詢,政府早已有立場傾向。「發展商過去囤積大量農地,一定要靠政府改劃,先可以釋放用途起樓,公私營合作其實就係要幫地產商發展。」他亦說,填海可以大量造地,但政府從來無提及填海成本高的問題,「曾有專家估計要近4,000蚊一呎,咁貴地價成本,起出嚟嘅樓真係大家都負擔到?」

陳劍青認為,未來實際需要的土地,遠低於政府估算,認為土地供應短缺量應少於1,200公頃,而政府提供的數據有誤導性(李澤彤攝)

憂大辯論變成「公關騷」

三名前規劃署署長凌嘉勤、梁焯輝及潘國城日前接受團結香港基金訪問時,曾稱對棕地的發展價值有保留,而梁焯輝亦是土地小組成員之一。陳劍青指出,潘國城近年亦甚少公開表態,現時亦願意出來發表意見,可見各方已頻繁動員,大辯論最終只會變成各界為自身利益護航的「公關騷」。

「土地大辯論」展開近半個月,陳劍青認為小組具前設,恐怕辯論難發揮真正作用,成為「公關Show」。(資料圖片)

陳:實際土地需求比1200公頃少

陳劍青又認為,未來實際需要的土地,遠低於政府估算,認為土地供應短缺量應少於1,200公頃,而政府提供的數據有誤導性,「2030+的發展密度估算,係以地積比3.6倍計算,即中低密度發展,喺香港呢個環境,其實根本無可能。」

他續指,一公頃的土地若只用來發展公屋,已可提供約1,000個單位,認為政府有意將問題複雜化,「其實認真做的話,用好少地已經得。」

填海是政府有意推行的其中一個增加土地供應方向。(資料圖片)

違反需求先行規劃理念

他強調,規劃傳統一向以需求行先(Planning on demand),若儲備太多土地,質疑政府會透過控制土地供應,將地價托高,屆時同樣難以解決「貴、細、擠」的問題。他又指,一旦大量開發土地,部份天然資源將難以逆轉,「海洋、郊野公園都係珍貴土地資源,搵多咗就返唔到轉頭!」

根據《2030+》數字,1,200公頃的土地供應短缺中,只有230公頃為房屋土地,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GIC)用地卻佔約700公頃。他認為,若政府真的要解決房屋問題,便應先針對房屋土地供應,「如果真係要解決貴、細、擠,就認認真真處理這些問題,唔好擺啲未來完全無人知要點用嘅GIC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