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筆撥款】制度變質 社工跑數、忙寫計劃書 社福界促全面改革
社福界整筆過撥款制推行18年,要求全面改革呼聲高漲,除導致機構肥上瘦下、前線社工同工不同酬情況外,有出席公聽會的社工亦批評,制度美其名賦予機構靈活彈性,卻導致社福界催生「跑數」文化,儼如商界般重視數字成果,社工亦因服務投標制忙於撰寫計劃書,疲於奔命。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則重申,不會將制度推倒重來,但承認社福界去年流失率偏高,日後可考慮將其納入作監察機構服務質素的指標。
福利事務委員會今(14日)進行公聽會,討論一筆過撥款制檢討,聆聽民間及業界意見。社總小學輔導關注組許麗明認為,一筆過撥款為社福界帶來跑數文化,淪為以數字為主導;投標制亦令前線忙於「bid funding」,「要不停努力寫計劃書」。
本身是社工的譚筠樺則批評同工不同酬現象,受津助機構社工與政府同等崗位的人工至少可相差4成,她又形容社福界整筆過撥款津助制(LSG)如同「毒蘋果」,她詢問社署署長葉文娟是否願意降職與前線社工「同酬」,「如果要你硬食,減一樣嘅人工,你願唔願意食?」
她又指,現行制度下,員工年資不獲承認,愈長年資愈「負增值」,造成社福界「大塞車」。
立法會議員陳志全認為,倘不徹底改革,現況將永續循環,「如果我係服務使者,聽完呢個公聽會一定會好難過,原來啲社工士氣咁低落。」
議員議員梁志祥表示,可考慮將員工薪酬獨立於整筆撥款計算;議員田北辰則建議,將薪酬實報實銷。
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回應指,整筆撥款與社福服務規劃是兩回事,後者自96年已「無咗」,復康及安老規劃方案則先後於07及14年出爐,亦歡迎業界提出其他服務規劃建議,並樂意檢討。
被問到員工薪酬改作實報實銷可行與否?他則指薪酬佔整筆撥款逾8成,如果取消容許機構作靈活調配,則變相走回以往營運模式,形同取消整筆過撥款。
羅又指,2016年社工流失率達15%,他承認在專業界別而言,此實屬偏高數字,社署日後亦可考慮將流失率納入作監督機構服務質素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