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協70年】上李屋居民變房協委員 樊偉權感激廉租政策藏富於民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五十年代,不少港人居住在板間房、木屋區,但出生於1957年的樊偉權卻十分幸運,父母抽中入住香港首個出租屋邨上李屋,使他在愉快的鄰里關係中度過童年,他直言受惠於房協的廉租政策,令父母可儲蓄起大部分薪金,成功儲起「上車」首期,由草根變為小康之家。
長大後的樊在因緣際會下,更擔任房協委員長達二十年之久,以專業知識回饋房協,「絕對是一種緣份,畀我有機會做返啲嘢。」

上李屋已清折,今天已變成樂年花園。(房協圖片)

一家六口住200呎單位

「父母話好似中咗馬票咁!(編按:搖彩與賽馬結合的彩票)」出生於1957年的樊偉權,無緣與父母經歷住在油麻地板間房的日子,而是在香港首個出租公共屋邨的上李屋度過童年,他憶述200呎單位容納一家六口,三名姊姊與他睡在一張三隔床,與父母的睡床只有一個衣櫃之隔。但在物資匱乏的社會下,擁有一個獨立廚廁、騎樓的小單位,樊自言已比他人幸運。

深水埗上李屋於1952年落成,是房協首個出租公共屋邨,5幢樓宇合共提供360個單位,為低收入家庭提供廉租房屋,亦是首個設獨立廚廁的屋邨。

樊偉權指舊時的鄰里關係良好,現時與姊姊們亦不時談起鄰居的現況。(歐嘉樂攝)
樊偉權與記者分享其中一張與三名姊姊的合照,左下方則是另一名鄰居,他憶述以前一大班小朋友也會一起玩,關係融合。(受訪者提供)

難忘睦鄰關係親切 標會講互信

樊偉權拿起舊日的一張黑白照時,記者原本以為是家庭合照,細問之下,原來其中一名是經常結伴遊玩的鄰居,訴說當年隔籬鄰舍的融合關係,大家的童年回憶,亦留下對方的蹤跡,「大人每個週末聚埋一齊打麻雀、啤牌;小朋友就打波、彈波子。」

那些年,電視仍然是奢侈品,樊偉權笑稱小朋友會結隊走到有電視機的鄰居門外看卡通片、歡樂今宵等節目,「再熟啲,仲可以入去睇!」

鄰里之間常膩在一起打發時間,但有事時大家亦會互相幫助,他表示當時屋邨流行「標會」的民間合作社,參與的家庭每月需供一筆金額,有需要的家庭可先拿這筆錢應急,但需繳付利息,而母親則是續稱「會頭」的發起人,「可能屋企人病咗、供車、買電視,乜原因都有,總之你幫我、我幫你咁,大家講個信字。」

上李屋居民昔日生活面貌。(房協圖片)

嘆時勢逼人冷漠 隔籬鄰舍變「隔離」鄰舍

19歲那年,樊偉權獲獎學金赴笈澳洲升學,其後父母亦在附近購置單位搬離上李屋。他坦言當時的廉租政策,月租僅200至300元,佔父親當時的收入不多於20%,可以儲到一筆小積蓄「上車」,體現「藏富於民」的理念,「當時美孚新邨,3房單位賣2萬幾蚊,首期都係6000蚊,可以想像住咗廉租屋10幾年,好多草根都變咗小康之家。」

上李屋現已變成樂年花園。(梁鵬威攝)

睦鄰關係今不如昔

回流香港後,樊偉權先後在大埔、大坑置業,體驗與童年截然不同的私樓生活,「大家有自己空間,工作時間長、留喺屋企嘅時間短。」他承認甚少與鄰居打招呼,即使放假也會窩在家裡睡覺,「你可以形容為冷漠,但時間逼到大家無機會睦鄰,我相信大家都想開開心心、見到面打招呼有偈傾,但大家無呢個時間或者心境。」

他慨嘆樓價高企,大部分人為「雙薪家庭」,不似以往有時間與鄰居打牌消磨時間,而是終日為糊口打拼,舉例指以前打工仔只要儲蓄約6年工資便可「上車」,但現時不吃不喝,也要20年或以上,「的確在那個年代,起碼在(置業)這方面幸運。」

樊偉權與記者分享其中一張與三名姊姊的合照,左下方則是另一名鄰居,他憶述以往與鄰居關係融合。(歐嘉樂攝)

房屋實驗室角色依舊:賺少啲都做

在澳洲修讀會計學的斐偉權,憶述房協委員在1998年推薦他擔任委員,結果一當便是二十載,更先後成為監事會、執行委員會及審核委員會成員,「絕對係緣分,所以好投入,正如中國人話飲水思源,畀我有機會做返啲嘢。」

他亦有參與房協首個富貴長者屋「雋悅」的計劃,由海外考察、財務分析到興建的建築進度,見證著項目由零開始至竣工。他認為房協是一個成熟的非牟利機構,管理架構上參考歐洲國家的董事局制度,希望未來可繼續發揮「房屋實驗室」的功能,為房策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我哋進取啲、肯接受風險,有角色去協助政府做佢兼顧唔到,或者佢唔夠膽做嘅野,達到互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