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諮會押後皇都戲院評級 地署認犯錯致馬鞍山礦場未評先拆

撰文:鄭秋玲
出版:更新:
古諮會決定抽後皇都戲院評級。(黃永俊攝)

古諮會今日(18日)開會討論皇都戲院評級,多名委員均在會議上認同戲院的建築外觀及架構獨特,特別是戲院樓頂的拋物線型混凝土拱架設計。但有委員對於戲院內部的功能及用途轉變存疑,如原本戲院的座位是否已清拆,古蹟辦匯報代表只稱「不相信仍然存在」。古諮會主席林攸魯認為,既然古蹟辦提供資料顯示,皇都戲院業權分散,暫亦無任何拆遷壓力,為謹慎評級起見,希望古蹟辦掌握更多資料,如戲院內部的功能佈局及轉變,再開會決定評級,毋須倉卒下判斷。

不少委員都提到皇都戲院在人文及社會方面的價值。委員盛慕嫻認為,皇都戲院帶給本港市民許多共同回憶,如動畫版《老夫子》曾在皇都戲院上映,即使現在改變了原本的戲院用途,現時其內部的商店亦具特色,有老舊情懷。另一名委員吳彩玉形容戲院猶如一位「落難美女」,對目前戲院狀況感到傷心。

至於中環閣麟街發現百年民房遺址,林筱魯於會議中要求古蹟辦搜集更多資料向古諮會提交,因為中西區關注組及城西關注組剛提交更多補充資料,指有已故知名人士如華人富商代表何東、何甘棠等,曾擁有或居於上址,故建議古蹟辦提交詳盡報告,並邀請民間團體會面,他亦會要求市建局交代對該幅百年石牆的保育政策,但現階段不會考慮重新評級。

委員之一、中西區區議員陳捷貴認為,古諮會決定評級與否是後話,更重要的是現時多了相關歷史資料,會方應積極與市建局討論保育該石牆的措施。委員鍾寶賢教授亦建議古蹟辦翻查有關上址的歷史資料,證明該石牆的構建與歷史人物之間的關係。

中西區關注組及城西關注組查證後,推斷石牆所屬的唐樓群有130多年歷史,可能是現存最古老的唐樓群遺蹟。(羅君豪攝)

此外,古諮會今日決定馬鞍山礦場建築群的最終評級,各建築物評為2至3級歷史建築,包括於上月初被地政總署「擺烏龍」下令清拆的礦場炸藥倉,確認受毀程度後仍獲評為三級歷史建築。林筱魯在會上透露,地政總署已承認是署方內部溝通出錯,令礦場部份建築物未有評級時已被拆毀。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歡迎古物諮詢委員會通過,將該會恩光堂在內的多項馬鞍山礦場歷史建築物評為三級及二級建築,認為評級對保育礦場歷史有正面作用,未來會繼續努力與各界合作保育,教育公眾本港一段獨一無二的採礦歷史。

地政總署於上月7日向擬議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的馬鞍山礦場炸藥倉發出清拆令,炸藥倉的門窗及牆身被毀。地政總署曾回覆指,清拆是因炸藥倉沒有寮屋登記編號,承認曾移除門窗,但經進一步了解後,已停止有關工程,構築物現時仍保留原貌。林筱魯表示,古諮會只能為歷史建築評級,地政總署是否要為炸藥倉作修復,又或是否會繼續清拆行動,則交由政府自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