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3宗登革熱外傳個案 患者曾遊柬埔寨、菲律賓

新增3宗登革熱外傳個案 患者曾遊柬埔寨、菲律賓
撰文:梁煥敏
出版:更新:

登革熱疾病一直於亞洲部份地區顯得活躍,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今日(9日)公布登革熱個案最新數字,上月23日至昨日(8日)為止,衛生防護中心錄得3宗確診個案,其中兩名病人於潛伏期內分別曾到柬埔寨,另外一名患者曾到過菲律賓。截至昨日,本年度共錄得11宗個案,全部均由外地傳入個案。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今日(9日)公布,上月23日至昨日(8日)為止,錄得3宗確診個案登革熱個案。(美聯社)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今日(9日)公布,上月23日至昨日(8日)為止,錄得3宗確診個案登革熱個案。(美聯社)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指出,截至昨日(8日)錄得的登革熱個案當中,患者分別併到過菲律賓、柬埔寨、印度、印尼、新加坡和泰國等地,所有個案均為外地傳入。防護中心又指,登革熱一直在亞洲部分地區流行,根據今年最新數字顯示,泰國錄得3,651宗個案、新加坡491宗及日本13宗。其中來自巴西的個案更有達32,161宗。

防護中心發言人呼籲市民不論在本地或外遊,時刻保持環境衛生、防蚊控蚊及採取個人保護措施。市民如從受影響地區回港,應在14日(登革熱)或至少21日(寨卡病毒感染)內繼續使用昆蟲驅避劑。若感到不適,應儘快求醫,並告知醫生外遊細節。

市民應注意下列防蚊措施,包括徹底檢查集水溝氣隔、屋頂雨水槽、明渠及排水渠,避免淤塞;汽水罐、空樽及空盒等垃圾應妥善棄置在有蓋的垃圾桶內;以及戶外活動期間,做好個人保護措施,穿着淺色長袖上衣和長褲,並於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塗上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蟲驅避劑。

食物中毒|涉11人不適 食環署暫禁愛爾蘭Dooriel Creek生蠔進口

撰文:倪清江
出版:更新:

五男六女食客先後在本月10至12日光顧尖沙咀諾士佛臺一號七樓Oyster Station(蠔站)後食物中毒,他們曾於上述食肆進食共同食物,包括生蠔,個案可能由諾如病毒引致。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今晚(18日)公布,中心已派員到涉事食肆調查,發現相關食肆曾出售來自出產區域編碼MO-AN-DC的愛爾蘭Dooriel Creek生蠔,指示業界暫停進口該區域編碼生蠔;業界如持有受影響產品,應立即停止使用或出售。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2月17日公布五男六女食客先後光顧尖沙咀諾士佛臺Oyster Station(蠔站)後食物中毒,都有吃生蠔。(Oyster Station Faceboo圖片)

食物安全中心表示,已要求有關供應商及食肆即時停止供應及出售涉事生蠔,並正追查有關產品的分銷情況,業界如持有有關產品,亦應立即停止使用或出售。

發言人指出,由於蠔隻以過濾大量海水的方式進食,如果養蠔或採蠔的水域水質帶有病原體,這些物質便會在蠔的體內積聚。生或未徹底煮熟的蠔是高風險食物,孕婦、幼童、長者、免疫力弱人士及肝病患者等容易受感染的人士,應避免進食生蠔

中心稱會通知愛爾蘭當局,亦會知會本地業界,並繼續跟進事件及採取適當行動,以保障食物安全和市民健康。調查仍然繼續。

愛爾蘭Dooriel出產生蠔。(網上圖片)

要預防經由食物傳播的疾病,市民應經常保持個人、食物及環境衞生。在外進食時,應注意以下要點:

.避免進食生的海產;
.小心選擇冷盤,包括自助餐的刺身、壽司及生蠔;
.如需製作以略煮或未經烹煮的蛋為用料的菜式時,應選用經巴士德消毒的蛋、蛋製品或蛋粉;
.光顧可靠及有牌照的食肆;
.食用預先煮熟或吃剩的食物前,應妥善貯存和翻熱食物;
.火鍋或燒烤時,確保食物已徹底煮熟才進食;
.在烹煮過程中,小心處理並要徹底分開生和熟的食物;
.使用兩套筷子及用具分開處理生及熟的食物;
.不要光顧無牌食物檔;
.飲用經煮沸的水;
.高危人士(包括免疫力較低的人、長者、孕婦及幼童)患食源性疾病的風險較高,故不應進食生或未經徹底煮熟的食物;
.不要嘗試使用鹽、醋、酒及日本芥末殺菌,因為均沒有殺菌效用;及
.進食前及如廁後要洗手。

正在加載